笔趣阁 > 明朝大丈夫 > 第二百七十七章 背黑锅

第二百七十七章 背黑锅

笔趣阁 www.cqzfgjj.com,最快更新明朝大丈夫 !

    这里需要说明的是,这个丧亡人数指的是女真族人,不包括蒙古人,更不包括汉人。

    汉人在女真人的眼里就是炮灰,干的就是送死的活儿,死多少人女真人都不在乎。

    蒙古人差点儿,待遇比汉人高一些(此时刚投过来的蒙古人地位也不是很高,只有最先投靠的科尔沁等部落的蒙古人地位很高)。不过死伤一定比例的人数,女真人也承受得起。

    刚才第一波攻击,死的基本都是蒙古人,后金主将可以不在乎,但是第二波则基本都是由女真人组成的,被一顿炮火灭了大半,那主将就承受不起了。

    眼见再不撤兵老本儿都得赔进去,那主将急忙下令吹号(号角)撤退。

    就在后金撤退的号角响起的一刹那,山上猛地响起鼓声。

    听过鼓声响起,炮兵马上停止炮击,迅速让开道路。

    这时早已列好队形,并且休息了一段时间的骑兵,在曹变蛟的率领下开始催马上前。

    曹变蛟率领的这支骑兵乃是以关宁铁骑为班底组成的,这帮人以前在辽东跟后金没少掐架,可以说大明唯一不怵后金的就是这支部队。

    不过关宁铁骑跟后金打了这么多年的仗,还从来没打过今天这样的仗。

    虽然他们也知道火炮的威力很猛,却没想到只用几轮炮击就把后金打趴下了。

    其实这也难怪,因为他们以前从来没见过上百门炮同时开炮的场面。

    别说他们,就连曹文诏都没见过济世军同时使用上百门炮的场面。

    但是曹文诏在加入到李景的麾下以后,听李景跟他解释过四种战术。

    第一种是步炮协同,就是步兵和炮兵如何协同作战。

    第二种是步骑协同,指的是步兵和骑兵协同作战。

    第三种是骑炮协同,说的是骑兵和炮兵如何协同作战。

    最后一种则是步骑炮三个兵种协同作战。

    这四种战术有三种讲述的是如何使用炮兵。

    李景在跟曹文诏讲解战术的时候,特别说明动用的火炮越多,威力就越大。

    火炮数量翻一倍,可以产生几倍的效果。

    因为火炮的数量越多覆盖的面积越大。

    打仗最终的目的只有一个,就是消灭敌人。

    现时,消灭敌人最好用的武器就是火炮。

    而且由于火炮的攻击距离远,以火炮杀敌,己方可以最大限度地减少伤亡。

    对此曹文诏深以为然,曹文诏的看家老底儿是关宁铁骑,可以说关宁铁骑每一个人都是他的宝贝疙瘩,阵亡一个他都得心疼好久。

    这次打伏击,李景给曹文诏配备了三百门火炮,曹文诏一不做二不休,调了一半埋伏在山脚附近。

    不过当后金军进了埋伏圈以后,曹文诏临时改变了主意,不埋伏了,把炮兵亮出来从正面进行攻击。

    曹文诏改主意是因为这里的地形限制了后金投入战场的兵力。

    在山脚处作战,敌军决不会派出太多的兵力进行攻击。

    炮兵埋伏在山林之中,安全是安全了,但是作用却发挥不出来。

    这次曹文诏的目的主要就是杀伤敌人,敌军前锋投入的兵力过少,要是一顿炮把他们打跑了,曹文诏找谁说理去?

    将炮兵暴露在敌军前面,敌军主将根据以往的作战经验,会认为只要冲到炮兵面前,很快就可以把他们消灭,要是炮兵躲在山林里进行炮击,敌军找不到攻击的目标,自然不会集结兵力突击。

    可以说,把炮兵直接摆在敌军面前,同样也是在诱敌。

    另外几千几万人打仗不是街头斗殴,一通乱拳打完就完了。

    这时打仗讲究的是排兵布阵,整体攻击,后金部队发动攻击之前,必然要列阵,几千人站好阵型当靶子,炮击起来那才叫过瘾。

    因此,当曹文诏看到后军追来,急命摇动红旗,止住曹变蛟继续后退,同时将步兵和炮兵派出去。

    曹文诏这一招妙手使出,果然收到奇效,后金军在初期遭到炮击以后果断发起突击,随后又派出第二波部队参与进攻。

    当第二波部队遭到毁灭性打击之后,后金主将这才知道面前的炮兵跟他们以前见过的大明炮兵使用的火炮完全不一样,于是开始仓皇撤军。

    见后金军溃败,曹文诏随即下令曹变蛟发动反击。

    实际上,与其说曹变蛟是在率部进行反击,不如说逼迫更合适。

    这个道理就跟刚才后金追击他是一样的,后金军追不上曹变蛟的部队,曹变蛟也不可能追上后金军,大家都是骑兵,马匹也基本一样,刚才曹变蛟跑得掉,后金军也同样跑得掉。

    曹文诏不可能不明白这个道理,他命令曹变蛟追击目的其实是不给后金军喘息的机会。

    正常来说,一个人逃命的时候第一反应就是往家跑。

    对于后金军来说,家就是大营,要返回大营自然是顺原路往回跑。

    曹文诏安排的另外两路骑兵和步兵就在后金军回营的道路上。

    不过曹文诏把敌军引到得胜堡二十里外的官屯堡,后金主将只要稍微动动脑子就会想到回路必有埋伏。因为要是正常决战的话,根本没必要跑这么远。

    让曹变蛟紧追不舍,一是不给后金军思考的时间,二是就算他们知道来路有伏兵,由于曹变蛟紧追不舍,他们也没有时间调整路线。

    曹文诏身经百战,对战场上士兵的心理非常清楚,官屯堡之战他利用女真人的固有思维再加上人的惯性思维,成功把后金大军包了饺子。

    待后金军进入埋伏圈,曹文诏一声令下,伏兵尽出,一顿炮轰枪打之下,一万余后军部队几乎被消灭殆尽,仅有不足千人逃回大营。

    大明自萨尔浒之战以后,与后金作战鲜有胜绩,以前只要斩杀几百女真士兵便可称得上是大捷,不想这次竟然一次性消灭一万余后金部队。

    与后金的伤亡人数相比,此战明军的伤亡人数极少,阵亡只有不足百人,受伤的也只有几百人。

    按说打仗有伤亡是正常的事情,官屯堡之战以如此低的伤亡人数消灭上万敌军已可称得上是完胜。不过曹文诏对这个结果非常地不满意。

    在曹文诏想来,这次战役伤亡的总数不应该超过一百人,现在伤亡的人数远过他的预期,曹文诏对此十分不解,遂派人调查。

    经调查曹文诏才知道,这些人当中除了十来个士兵是因为马失前蹄从马上摔下来,后面的骑兵来不及避让,被战马踩踏造成的伤亡,其余的伤亡全是因为追得过猛,忘记跟后金军拉开距离造成的。

    济世军作战时不着铠甲,防御力非常薄弱,追击过近,便很容易被后金的弓箭所伤,其中更有甚者竟然是近身时被后金砍伤。

    听到这个结果,曹文诏大发雷霆,把曹变蛟,孙虎头,李定国三人叫去一通臭骂。

    曹文诏很清楚,李景对手下的士兵就像对待兄弟一样,出了这么多无谓的丧亡,李景就算嘴里不说,心里定然对他不满意。

    实际上,出现伤亡的只有孙虎头的部队,这小子立功心切,率兵追得过急,这才出现这么多的伤亡。

    不过曹文诏并没有单独训斥孙虎头,而是把侄子曹变蛟和李定国一起训斥了一顿。

    所谓瞎子吃汤圆心里有数儿,孙虎头也知道曹变蛟和李定国是给自己垫背,对两人极为歉疚,为此请两人好生吃了顿酒。

    听说三人喝完酒以后差点拜了把子,曹文诏心里这才踏实下来。

    有时候吃亏是福,曹文诏很清楚该吃亏的时候就得吃点亏。

    别看侄子跟着挨了顿骂,但是却因此跟孙虎头和李定国结下了交情,因此细细算来曹变蛟根本没有吃亏,有这个交情放在那里,日后孙虎头怎么也得照顾一下曾经帮他背黑锅的难兄难弟。

    当然最大的黑锅还得曹文诏自己去背,在训斥完以后,曹文诏则把所有的过错都揽到自己的身上,说自己指挥不当才造成这么多的伤亡。

    听说阵亡了一百余人,受伤了数百人,李景一愣,以济世军如此优势的火力怎能有这么多人伤亡?待听曹文诏说自己指挥不当,李景微微皱了皱眉。

    对曹文诏李景还是非常了解的,李景深知曹文诏作战虽勇,却绝不是莽撞之辈,打仗时,挖坑儿下套儿什么手段都用,绝不会在占据绝对优势的时候跟敌军近战。

    不说两人事先定好的战略目标,但从战术角度来说曹文诏也不会做这么蠢的事情。

    抛去李景的战略目标不说,单凭眼下两军的数量对比,后金部队在人数方面可谓占据了绝对优势,想靠野战把他们一次全歼根本是不可能的。

    既然不能一次全歼,那完全没必要追敌过甚,多打几仗就可以把敌军一点点消灭干净。

    曹文诏要是连这点耐性都没有,怎么可能跟流寇打了那么多年仗部下却没有多少伤亡?

    李景稍一琢磨便知曹文诏这是在替别人承担责任。

    曹变蛟随曹文诏久历战阵,不可能轻敌冒进。

    马科这次率领的是步兵和炮兵,此战打得最好的就是步兵和炮兵,而且步兵和炮兵根本没有伤亡,也就是说责任跟马科一点关系都没有。

    剩下就是李定国和孙虎头。李定国年龄虽比孙虎头小很多,但是做事极稳,不然李景也不会把骑兵师的重担交给他,说李定国轻敌冒进李景是绝不相信的。那就只能是孙虎头了,也只有孙虎头犯错,才会让曹文诏替他背黑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