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晨笛文集 > 去别处——走过新疆

去别处——走过新疆

笔趣阁 www.cqzfgjj.com,最快更新晨笛文集 !

    经过近五个小时的飞行,踏着乌鲁木齐机场的土地上,一阵凉风袭来,我确信我已在新疆了,一个让我长久向往的地方,一个让我不止一次梦萦的境地。

    灰尘是乌市朴素的外衣,正是这漫天的灰色形成其特色,这就是大西北的味道!乌市有些凌乱,无论是声调还是人流,这个城市是闲散的,到处是流动的小维族小贩,对游人的热情总是一见如故,让你有点不知所措。

    同行的老刘是一位老新疆,在新疆呆过四十多年,看着他跟维族人交谈时那带着维语味道的普通话,你不会有半点的怀疑。在老刘的带领下,一行走向乌市最负盛名土特产汇集地——二道桥。饥饿引导我们在马路拐角处的一家名为爱乐库特的小食店停了下来,在老刘张罗下,地道的新疆烤羊肉串让我们吃得满嘴流油。真可谓不到新疆不知道羊肉串的美,那个香哇!这是我们整个行程感觉最好的羊肉串,之后再也找不到那种感觉了。

    二道桥是土特产交易市场,几乎汇集了新疆所有的特产,来往的大多是游客。随意遛了一下就出来了。象个流浪汉一样坐在集市前的台阶上,不同是拿着照相机。双眼贼溜溜地转,捕捉着每一个可以让我按下快门的瞬间。

    马路上人来人往,跟所有的都市一样,只是更加的嘈杂。唯一不同是的这聚集着一群背着大叠麻袋的精灵的维族小孩,他们是乌市特有的一群生意人。据说维族人做买卖的意识很强,只要自己用不着的东西都哪怕是一小撮青菜也会拿到大街上叫卖,这一情景我还真的见证了。而这群卖麻袋的小孩却背着大叠的麻袋向游人兜售着,三五成群,一两成伙的。感觉像是一群城市的流浪儿,但并无从考证。当我的镜头对着他们的时候,起初他们充满了敌意。经过一善意的肢体语言的交流,敌意开始消除,后来演变成摆着姿势让我照。这群维族小孩的面上布着迷茫的表情,眼神有点狡黠,比起变通的孩子,少了些稚气多了一层世故。其中有一个胆子大走到我的身边,要透过的照相机瞅瞅,我善意地满足了他的要求,但他却故意连按几下快门浪费胶片,骨子里似乎有着褪不去的反叛。后来听老刘说这些人在当地称之为“八郎子”是社会中的一个特殊群体。

    这就是我所看到的乌市,留在记忆中的除了漫天的灰尘,还有那羊肉串,和一群精灵的“八郎子”

    从乌市出发,汽车往东开去,见识了传说中的戈壁,那是碎石与沙砾铺成的海洋,除了无际的苍凉,我找不到别的词形容置身其中的那一种感觉。戈壁滩的路是没有尽头的。顺着笔直的路极目远眺,柏油一直向着前方延伸,直至视力的极处汇聚成一点。人类是伟大的,但这一种伟大在大自然面前却又显得十分渺小。据说在新疆造路比内地要容易而且经济得多,用推土机将两边的沙砾往中间一推,再用压路机来回的压实,然后铺上沥青就是一条高质量的公路了。站在戈壁中,无须酝酿就有一种苍凉的感觉无由地涌起,也许这就是大自然的赋予。

    出乌市不久,就可以看到新疆独一无二的风景线——风力发电机站,方圆几十公里的戈壁上无数的大型风车有序地排列着,在大漠风力的驱动下悠闲地转动着扇叶,人类的巧夺天工与大自然完美地融合在一起。旁边的同行看得眼前壮景,大呼“人定胜天”仿若豪气万丈。这不过人类的一种顺应自然的方式罢了,狂呼“人定胜天”只是显得人类的无知与妄自尊大,在物质的世界里,永远有着人类无法想象的未知的事物。

    传说中的火焰山其实并没有什么看头,只是绵延狭长的山脉,整体山体呈现共略带红的黄土色,山上寸草不生,酷热无比,温度很高,站在距离很远的山前,隐约可以感觉到涌来的热浪。山虽不雄伟,但要徒步攀越,虽非等闲之人可为之,想想委实苦了当年的唐三藏。

    在乌市往吐鲁番的路上,最厚重的当数高昌古城了。抵达高昌古城恰是正午时分,从城门处至古城中约有十多分钟的脚程。往古城有着本地最具特色的“驴的”其实是一种以驴为驱动的畜力车。坐在吱吱作响的驴车上,委实也是一种全新的感受。令人意料不到的是架车人的驴语竟然揉合了世界各国的语言,前走则用国内畜力的通用语“驾”停却是英语的“stop”而加速却变成了日本鬼子常说的“八格耶鲁”驴车夫大声的吆喝直把同行们逗笑得倒了一大片。

    进古城的路上,每一辆奔驰的驴车都扬起长长的尘雾,除在烈日下不断渗出的汗水,这里土地几乎没有任何水份。踏在地上,尘土堆积几乎没过了脚面。但在如此干旱的环境下,却依然有着植物在这片土地上生长,路边错落地长着当地特有的植物“骆驼刺”和“西瓜草”如果说戈壁给人的感觉是苍凉,那么高昌古城赋予的却是荒凉,望着那一大片废弃的城堡,你难以想象在这千百年前曾是一个繁荣昌盛的高昌王国,这里的每一捧泥土都能说出一长串的历史。据说六百年前还有人烟,后随着自然环境的日渐恶劣,这个曾是声名远播的王国成了今日的一片废墟。据历史记载,唐三藏在西行取经的路上,受到了高昌国王的盛情款待,并执意要唐三藏留在高昌,后因三唐三藏西行意决以绝食拒之而作罢,最后还是留其在高昌讲二年为高昌传经,古城内仍能找到当年的讲经之地,只是现人仿古再造了讲经窟,让人看起来觉得很别扭。

    高昌古城门前的水果摊是一个让人流连的地方,花几块钱就能买到一个大西瓜、哈密瓜或是奶瓜等,历经酷热的游人大都放开肚皮大吃一通,这种机会当然不能放过,记得那天直吃得撑到喉咙里来。吐鲁番的瓜果堪称一绝!

    高昌古城附近民风纯朴,同行说的一个小插曲让我实在感动。她在高昌古城内与一个卖工艺品的小孩合照,因依据平时旅游的惯例,她塞给那小孩几块钱,令人诧异的是被小孩严正的拒绝了,说没有买他的东西不能收钱。我想这种情形在全国的众多的旅游景点恐怕已是凤毛麟角了。在我们的汽车开动时,卖瓜果的那位大嫂捧来一个特在的哈密瓜说是送给我们路上解渴,又让我们委实感动了一番。

    将近吐鲁番时,汽车上开始飘起维族歌手巴哈尔古丽的歌声,当然是那首代表着新疆风情的“吐鲁番的葡萄熟了”感受着这熟悉的旋律,以致产生了似乎已经很熟悉吐鲁番的错觉。吐鲁番其实也只是一个普通的西北村子,但将这个村子放在荒无人烟的茫茫戈壁上就显得神奇无比了。吐鲁番有着独一无二的“坎儿井”其实就是一种地下的引水灌溉工程,正是这些不起眼的“坎儿井”滋润着这一片干旱的土地,滋润着一代又一代的吐鲁番人。

    终于到了吐鲁番最负盛名的葡萄沟。那是一条用葡萄架起来的长廊。红的、绿的鲜葡萄从架上探出身子,让你不禁垂涎欲滴。只是两边叫卖的小贩和瓜果散发着发霉涩的商业气味,让人感觉大煞风景。

    在葡萄沟第一次领略了维族人的能歌善舞和热情奔放。当我们坐一个小吃摊里小憩的时候,一段悠扬的维族音乐响起,旁边一位卖冬不拉等民族工艺品的库尔班大叔就走过来翩翩起舞,继而引发一段汉维民族小联欢。欢乐的笑声引来了附近的维族老少,维吾尔族的不论男女老少,只要有音乐的时候就能起舞,翩然的舞姿优美动人。吐鲁番瓜果是一绝,哈密瓜的清脆,西瓜的清爽,还有奶瓜的清脆,每一种瓜果入口都感觉是清清爽爽的,就象生长在这片土地上的维吾尔人。

    对城市没有多大的兴趣,所以只呆了一个夜晚的库尔勒实在没有什么可说的。唯一留下记忆的巴音郭楞宾馆门前的那一条大道,因为那天夜里的灯火与车流被我用胶片记录了。

    铁门关,一个记载着历史的地方。出库尔勒市不远就到了。到关时正太阳升起的时候,新疆的天大多是害羞的,以致总是蒙着轻纱,在轻纱间漫射的阳光也显得有些淡。在靠近铁门关的一小段路,布满了石刻,似乎昭示着这里有着久远的历史沉淀。凑过去瞅瞅,大多是历代文人墨客的感怀,其中也不乏有近现代一想留芳的人的矫情应景之作,哪个年代都少不了这样的人。这些现象仿如在癞蛤蟆的头上别朵花,看了说不准会把胆汁都给呕出来。铁门关建于山脚下,傍着孔雀河而立,并不算壮观,但却居于要道,易守难攻。关后则是起伏的连绵的裸露山恋,驻足关前眺望,却也平生出一股气势。

    走过铁门关,汽车就往巴音布鲁克的方向驶去。汽车很快就驶入了无际的草原,司机阿师傅瞬间提速,把汽车当作飞机来开了,那一部金龙客车的速度计应该早寿终正寝了,估计是在阿师傅看来它是多余的,凭我平时开车的经验,此时的时速估计已超过了100公里/小时,在草原上的土路以这样的速度是骇人,以致座上的几个妇人惊叫起来,大声呵斥阿师傅不要把生命当儿戏,那尖锐的叫声好象在昭示只有她们的命才是生命。从在车头座位的我静静的看着秋日的草原,心里怡然地沉得十分畅快,如果让我把着方向盘,车可能会跑得更快更疯,也许我会当火箭一样来开的。巴音布鲁克,是新疆有名的大草原,更诱人的那里还有闻名世界的天鹅湖。据闻,当天山雪水融化汇成草原,就形成了美丽的天鹅湖,美丽的天鹅从南方千里迢迢飞到这里栖息,为巴音布鲁克草原添上无限秀色。从昏昏沉沉中醒来,听到向导在侃侃而谈,说路旁就是著名的天鹅保鹅区,我揉着惺忪的眼睛,迷糊的向窗外张望,低前方果然竖着一块上写着天鹅保护区字样的木匾,新疆是简朴的,连这国家级动物保护区的标识亦然,在都市里害怕了商业的轰击,对这一种朴素有着不可言状的亲切感。入秋的天鹅湖其实只是如血脉一样纤细的草原溪流,天鹅早就在天气转冷的时候飞回南方了。草原的草早就蔫了,一片无际的淡淡的土黄色,很平实,很单调,完全没有想象草原的那一种迷人景象,少了那代表生机的绿,草原似乎见不到生气。唯有零落的羊群让人感觉这里确实是草原,这里曾经是一望无际的绿海。天山山脉在路的两旁的不远处站立,光秃秃起伏着,稍高的峰都覆盖着略显灰的白雪,感觉不到武侠小说中所描述的那种神圣,想想在那裸露的山体中应该不会孕育着某一种神奇。如同所有的美好都与我失之交臂一样,我只能看着残雪,残草和零落的牛去想象那美丽的草原风光。这难说不是一件残酷的事。让我觉得还有希望的是,向导说那拉提草原的草还绿着。于是我在心里寄存了一线的希望,希望那拉提能为我绽现那泛着彩的绿。人总是不断在骗自己的,也许这样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不良现状对心态的不良影响,于此我们就可在虚构的美好中打发枯燥的日子。

    巴音布鲁克其实只是一个小镇,座落于草原上。夜宿老马饭店,这应该是一个草源牧民开的,我是从饭店的土气作出这样的判断的。但耐人寻味的是这样的小店竟然还提有一部半自动的洗衣机,不尽人意的竟然要人工加水,于是洗衣服时就要陪着洗衣机。小镇的夜晚是极为乏味的,同行的老黄在洗衣服的时候与年轻的服务员调笑着,那是一种朴素的交流,也许是这地方鲜有外人至,服务员平时应该也是闷如干柴,所以显得乐于瞎聊,直乐得老黄不断地提高嗓音,以致招来同行的妇人的不齿,是因为心里的酸意,还是真的因噪声就不得而知了。

    在巴音布鲁克的老马饭店中醒来,天蒙蒙亮着。同行们大部分还睡梦之中。草草漱洗之后,我就背着相机在小镇上晃荡。早上的光线对摄影而言是最佳的光线,走在小镇那错落铺着草屑的碎石路上,我暗自庆幸今天赶在太阳未起床的时候醒来。巴音布鲁克就座落在天山畔,这里拍天山是很个较好的地点。

    出门就感到冷嗖嗖的,身上的衣服明显不足于御寒,但又不想回去添衣,忍着天山之寒前行。沿着来时的道路走到小镇的边缘,面朝天山在晨光中架好了三脚架。我的到来惊动了镇上边缘的人家看家狗,那穿透晨雾凌空而来的狂吠似乎表明了他对惊醒其美梦的强烈抗议。那天的天气有点沉,太阳竟象深闰中的少女迟迟不露面,天气阴阴的,但早晨的空气显得颇为干净,远处的天山却显现着清晰纹理。这里的清晨静悄悄的,除飘荡在空里的狗吠声,感觉小镇几乎是静止的,也正是那起伏的狗吠更显得小镇的宁静。天山在远处静静地伫立,披着白衣,在朝霞的映照下,让人感受到一股力量。

    拍照的代价就是一顿早餐,当收拾好器材回到老马饭店的时候,已错过早餐时间。同行们已收拾好行装准备出发了。新的一天的旅程又开始了。加足油的汽车开始向那拉提驶去,车后扬起了长长的一道尘雾。

    进入库尔勒后,那拉提草原就一直是我心里潜伏着的亮点,对此我一直寄于厚望。从巴音布鲁克到那拉提,横贯天山山脉。汽车开始爬坡的时候,我们就奔行于天山之上了。天山是热情的,它以那飘逸飞舞的雪花向远道而来的我们致意。沿着盘上公路而上,我体验到了另一番情景。随着高度的攀升,雪花越来越稠密,以致开车的阿师傅不得不启动汽车的雨刮。天山上的草树种类并不多,可能是秋已至,山上的沙棘和杂草都黄了,蔫了,薄薄地覆着一层雪花,但在山间挺立的云杉树却出奇的绿,一片片傲视着霜雪。

    翻过天山不久,那拉提草原就在望了。那拉提是蒙古语,意为“太阳最早升起的地方”据闻是当年成吉思汗军队征战时路过此地所起。

    翻过天山,展现眼前却是另一番景象,这里的草木依然无由地绿着,这是进入新疆以来看到的第一片绿色。那拉提属于山间草原,没有巴音布鲁克的一望无垠的大气,却又不失其秀美。汽车沿着草原中的道路驶向草原深处,一路美景尽收眼底,想着一会就可背着相机在自由地行走,心里直乐着。到达下榻的旅馆,时候尚早,匆匆洗漱一番就背着相机和三脚架出门。接下来的安排是草原纵马。对于骑马,开始还心有顾虑。但轻巧地跨上马背的时候这一种顾虑就荡然无存。拉着缰“小试牛刀”马儿意想不到的听话,也许是得益于小时候骑牛的经验,此驾驭起马也竟然得心应手。

    队中数老刘最牛,在新疆四十多年的经历让我羡慕得流涎。刚跨上马,他就挥鞭纵马在路上来回溜了两转,先实实地过了把瘾。在老刘的带领下,我们朝着大山奔去。走了一段,终于掌握骑马的要领,在马背上最重要的是如何保持平衡,双脚是身体平衡的重要的支撑点,踏着马鞍垂下来的那个脚蹬,可以在马背上自如地保持着平衡。以骑马一定要紧紧地抓住缰绳,因为那是驾驭马的唯一任务艰途径,一旦缰绳脱手,就只能听天由命了。骑马上山并不惊险,在老刘的带领下,我们奔上了附近最高的山头。左手执缰,右手扬鞭,在高山的草地上纵马飞奔,心仿若要跃出胸膛,那是一种飞扬的感觉,尤如酷夏尽情畅饮冰水一样畅快淋漓。骑马下山是很骇人的事情,那天领路的哈萨克小伙带我们从一处很陡的山路下山,看着在被杂草盖住的近乎垂直的小道,心里直发毛。看着那小伙潇洒地挥马下山,一股豪气无由从胸内陡然升起,于是扬鞭赶马往向走。刚走了一小段,走在前面的老李就从马背上翻下来,好在马儿及时刹住前蹄,要不然脚套在马蹬上的老李将难逃一劫,马儿再走几步就是悬崖。有惊无险地下得山来,情绪再度高涨,扬鞭纵马直往营地奔去。

    骑罢马,旅店前的那一片胡杨林引起了我们几个摄影者的莫大兴趣。当我们到达那片树林的时候,阴沉了的天竟然也开始放晴,阳光透过云层柔和地照耀着这一片泛黄的胡杨林,树林笼罩在一片金黄的色泽之中,此情此景绝不是一个美字了得。阳光并不持久,太阳在云层里忽隐忽现,以致我们不断地按着照相机的快门,虽然如此,但也知足了,在关键的时候,老天能在那拉提普洒一会阳光,那也是弥足珍贵了。伊犁其实有很多可以大书特书之处,只可惜我们只在伊宁城内呆了半天,只能感受到伊犁的点滴,如今能想起的就只有伊宁城中的汉人街和伊犁河上的日落了。

    我们是在中午到达伊犁的,下午时分,在老刘的引领下就往汉人街奔了。如今的汉人街已经名无其实了,居住以及来往的大多都是维吾尔人,除了过往的游客之外。据说,起初汉人街是伊宁城中汉人聚集的地方,某年春节期间的一场血灾改变了这一切,一些偏激的维吾尔青年被东突分子所利用,从而引发了惨绝人寰的暴乱,伊宁城内的汉人成了矛盾的受难者,又以汉人街的汉人为甚。据闻那一场血灾不亚于屠杀,居住汉人街的汉人一家接一家被灭绝,更惨无人道的是小孩的头颅竟被当球一样在大街上踢。听着当地人的描述,不禁感到毛骨悚然。其实更可恨的当时是软弱的当地政府竟一味妥协而致使事态不断严重,让更多的生命成了邪恶暴乱的祭品。更让人气愤的是抓获的反动头目竟然在最后在五万元人民币的罚款下释放。回味着这段历史,汉人街更让人动容。如今的汉人街已没有了当年的印记,但我相信那曾经目睹这一段历史的人一定不会忘记。谁是谁非已不再重要,更重要的是让这样悲惨的历史永不再重现。

    白天的汉人街是熙攘的,街人到处是做生意的维吾尔人。维族人似乎天生通晓生意经,男女老少都是精明的生意人,而他们出售的商品更是千奇百怪,让人匪夷所思,一小撮发蔫的青菜,一颗巧克力糖都可以成为维族老媪或小孩手里的商品。据老刘说,维族家里只要不用的东西都会拿到街上来卖,这也许是维族的独特的风情吧。其实汉人街并不长,不到十分钟就到头了,其间的东西大都是一些档次较低的,地方特色的东西不见得很多。倒是街上来往的热情的维族人是一个亮点。一个矍铄的维族老人推着小车从我边走过,看着我拿着相机时,他竟热情地展现着灿烂的笑容让我拍照,他的那一份友善我至今还深深地印在脑海里。

    伊犁河的日落是负有盛名的,当然也是我所向往的。七时三十分赶到伊犁大桥,那正是观看日落的最佳地点。天依然放晴,只是云很厚,太阳有云层里显得十分朦胧。黄昏的伊犁桥畔,人流如织。伊犁河是伊犁人的母亲河,当地人对这条河有着对母亲一样的情怀。附近的居民喜欢在太阳西沉的时候到这里来打发闲暇的时光。当地的新婚夫妇更是热衷于让这条母亲河见证彼此坚贞,当霞光漫天的时候挽手在伊犁河畔,这不仅是一种见证,其实也是一份美绝的浪漫。当天在伊犁桥上,我们就见到三对牵手的新婚青年,这也成了伊犁河畔一道独特的风景。

    伊犁的黄昏来得较迟,将近八时太阳才逐渐褪去光华,即便天气晴得并不透彻,但伊犁河上的日落依然不失是一道绝景。当在太阳最后一道光芒映照在河面上,泛着金黄的光,蜿蜒延伸的河流,河岸若隐若现的房屋,还有袅袅飘升的炊烟,是一幅自然的绝美画卷。此情此景,借用古人的话就是:伊水共云天一色,笑语与炊烟齐飘。从伊犁返回乌鲁木齐的路上,最迷人的要数赛里木湖。赛里木湖离伊犁并不算很远,一个多小时的车程左右,到从果子沟翻过一座山赛里木就展现在眼前。初见赛里木里湖的那一刹,我被眼前的一切震住了,那在群山怀抱下的一片湛蓝美绝了。正午的赛里木湖在阳光下出奇的平静,水面如镜般没有一丝的波纹,湖水渐变的蓝色由浅到深向远处延伸,宛如色彩工具书上的蓝色色谱。站在湖边望去,你会有一种到了大海边的感觉,赛里木湖很大,我们的车沿着湖边的公路跑了将近二十分钟,依然未离开美丽的赛里木湖。

    赛里木湖边上有一片广阔的草原,入秋的草原泛着淡淡的蔫黄,但依然有着成群马儿在啃着枯去的干草,草原上零落架着几个蒙古包,那是蒙古族牧民的住所。当汽车刚停下来的时候,在赛里木湖的诱惑下,我抓起相机就往草原的深处奔。这是几天以来最让人激动的图画,泛黄的草原上成群的马儿在悠闲吃啃着草,蒙古包边上有两个年长的蒙古人在给一匹壮马钉蹬,一个可爱的牧民小孩用惊奇的目光望着我们这些突然而来的游客。这里的牧民很友善,任由我们围着他们不断地拍照,只见俩人一边不紧不慢地做着活儿,一边问我们要不要骑马。让人觉得遗憾的是在赛里木湖停留的时间实在太短,还未曾融入这一片蓝色“海洋”的时候,那边的领队就催着上路了。

    走过赛里木湖,此行中就只有天池最具魅力了。天池不大,但却座落于天山之上,这就不得不为人们所称奇了。虽然天池已是一个相关成熟的旅游区,但这里给人的感觉却与别的旅游景区不同,天池之水依然保持着其难能可贵的洁净,走到天池边上的时候,我还特地装了一瓶天池水。天池离乌鲁木齐不远,据说是乌市人的避暑的圣地,盛夏的乌市人喜欢三五成群或自驾车或乘汽车到此享受天池的一片清凉。为了拍照,我们选择了坐游艇游天池,船至天池中,在强烈的日光逆照下,天池上波光麟麟,闪闪生辉。天池边上的群山长着不高的树木,在秋日的正午的阳光下显得黄灿灿的。船还未到湖的中央就开始返回了,前方两山的交汇处,山水相接,也许有着更迷人的风景,但已无缘一览了。

    新疆是个好地方,走过新疆,每个人都会有相同的感觉。新疆,我还会再来的,在离开的一刻我默默地对那一片土地说。

    那正是观看日落的最佳地点。天依然放晴,只是云很厚,太阳有云层里显得十分朦

    胧。黄昏的伊犁桥畔,人流如织。伊犁河是伊犁人的母亲河,当地人对这条河有着对

    母亲一样的情怀。附近的居民喜欢在太阳西沉的时候到这里来打发闲暇的时光。当地

    的新婚夫妇更是热衷于让这条母亲河见证彼此坚贞,当霞光漫天的时候挽手在伊犁河

    畔,这不仅是一种见证,其实也是一份美绝的浪漫。当天在伊犁桥上,我们就见到三

    对牵手的新婚青年,这也成了伊犁河畔一道独特的风景。

    伊犁的黄昏来得较迟,将近八时太阳才逐渐褪去光华,即便天气晴得并不透彻

    但伊犁河上的日落依然不失是一道绝景。当在太阳最后一道光芒映照在河面上,泛着

    金黄的光,蜿蜒延伸的河流,河岸若隐若现的房屋,还有袅袅飘升的炊烟,是一幅自

    然的绝美画卷。此情此景,借用古人的话就是:伊水共云天一色,笑语与炊烟齐飘。

    从伊犁返回乌鲁木齐的路上,最迷人的要数赛里木湖。赛里木湖离伊犁并不算很

    远,一个多小时的车程左右,到从果子沟翻过一座山赛里木就展现在眼前。初见赛里

    木里湖的那一刹,我被眼前的一切震住了,那在群山怀抱下的一片湛蓝美绝了。正午

    的赛里木湖在阳光下出奇的平静,水面如镜般没有一丝的波纹,湖水渐变的蓝色由浅

    到深向远处延伸,宛如色彩工具书上的蓝色色谱。站在湖边望去,你会有一种到了大

    海边的感觉,赛里木湖很大,我们的车沿着湖边的公路跑了将近二十分钟,依然未离

    开美丽的赛里木湖。

    赛里木湖边上有一片广阔的草原,入秋的草原泛着淡淡的蔫黄,但依然有着成群

    马儿在啃着枯去的干草,草原上零落架着几个蒙古包,那是蒙古族牧民的住所。当汽

    车刚停下来的时候,在赛里木湖的诱惑下,我抓起相机就往草原的深处奔。这是几天

    以来最让人激动的图画,泛黄的草原上成群的马儿在悠闲吃啃着草,蒙古包边上有两

    个年长的蒙古人在给一匹壮马钉蹬,一个可爱的牧民小孩用惊奇的目光望着我们这些

    突然而来的游客。这里的牧民很友善,任由我们围着他们不断地拍照,只见俩人一边

    不紧不慢地做着活儿,一边问我们要不要骑马。让人觉得遗憾的是在赛里木湖停留的

    时间实在太短,还未曾融入这一片蓝色“海洋”的时候,那边的领队就催着上路了。

    走过赛里木湖,此行中就只有天池最具魅力了。天池不大,但却座落于天山之

    上,这就不得不为人们所称奇了。虽然天池已是一个相关成熟的旅游区,但这里给人

    的感觉却与别的旅游景区不同,天池之水依然保持着其难能可贵的洁净,走到天池边

    上的时候,我还特地装了一瓶天池水。天池离乌鲁木齐不远,据说是乌市人的避暑的

    圣地,盛夏的乌市人喜欢三五成群或自驾车或乘汽车到此享受天池的一片清凉。

    为了拍照,我们选择了坐游艇游天池,船至天池中,在强烈的日光逆照下,天池

    上波光麟麟,闪闪生辉。天池边上的群山长着不高的树木,在秋日的正午的阳光下显

    得黄灿灿的。船还未到湖的中央就开始返回了,前方两山的交汇处,山水相接,也许

    有着更迷人的风景,但已无缘一览了。

    新疆是个好地方,走过新疆,每个人都会有相同的感觉。新疆,我还会再来的

    在离开的一刻我默默地对那一片土地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