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大汉帝国 > 第64章 章襄之谋

第64章 章襄之谋

作者:卖萌的小黑返回目录加入书签推荐本书
笔趣阁 www.cqzfgjj.com,最快更新大汉帝国 !

    夜色降临长安,刘章从宫中回到府里,刚进门便吩咐门人道:“关上大门,没有我的允许任何人不准进府一步。”门人见刘章脸色沉重,忙拱手应诺后关上了府门。

    府门关闭,刘章快步向后院走去,家院匆匆赶上前来还未待开口便听刘章说道:“你在后院门口守着,决不许放任何人进来。”

    “诺。”眼见主人神情如此肃穆,家院心知必然出了大事,他忙点头应诺之后转身站立在后院的大门口。

    刘章环顾了一番后院,眼见院中已无闲杂人等,便深呼了一口气,迈步向后房走去。

    后房内老头和那女子正在小声的说着话,刘章推门而入,老头和女子忙停止了交谈,一起站起身向刘章行了一礼。刘章坐下来说道:“你二人在我府中也住了些许时日了,就不必和我客气了。”说着,他向面前这父女二人摆了摆手道:“坐吧。”

    待老头和那女子坐下后,刘章看向那老头说道:“夺子杀母并非故事,也不是你酒后胡言,那傀儡般的国君姓刘,那阴险狠毒的老太后姓吕,那悲惨可怜的美人......”刘章的直截了当使老头的脸色立刻大变。

    刘章盯着老头的眼睛说出了那最后两个字:“姓王。”

    老头大惊失色,他忙转头看向那女子,只见那女子也以同样惊愕的眼神看着自己。

    “如果我所说不错的话。”刘章看着面前这父女二人接着说道:“这夺子杀母的精彩故事,就发生在几年前先帝在世之时吧。”

    此言一出,老头和那女子脸色变得更加惊慌,老头抬头看向刘章说道:“恩人,这些事你不该知道,免得引火上身啊。”

    刘章仰起头闭上双眼叹道:“若是旁人,听个热闹也就罢了,可怜啊,夺子杀母......夺的是刘氏的江山,杀的是刘氏的子孙啊。”说罢,刘章看向面前这两个人道:“你二人知道我是什么人么?”

    老头和那女子一起缓缓摇了摇头,刘章看着他二人说道:“我乃已故齐王刘肥之子,高祖之孙。”

    老头闻言大惊,他看向刘章说道:“你是高祖的子孙?”

    刘章点了点头道:“在下刘章。”

    “将军。”老头眼泪夺眶而出,他“扑”的跪倒在地高声说道:“天大的冤情求将军替老夫伸冤啊!”说罢,纳头便拜,慌得刘章忙站起身上前扶住道:“老翁有何冤情但说无妨。”

    老头站起身,脸上已挂满了泪痕,刘章转头朝院子里高喊一声:“家院!吩咐厨下,上酒上菜!”

    不一会,家院将酒肉都摆了上来,刘章看向家院道:“还在门前守候,没有我的呼唤,不许放任何人进来。”

    待家院转身退出去后,刘章向老头和那女子做了个请的手势道:“来。”老头和那女子坐下后,刘章为他二人和自己都满上了一盏酒。

    老头看向刘章,两行热泪划过脸颊道:“将军,老夫并非庶民,我本是常山县尉,名唤王恺。”

    “王恺......”刘章看向王恺问道:“那王美人莫非?”

    “正是。”提到王美人,王恺更是鼻头一酸,眼泪涌眶而出:“她正是我的女儿啊。”

    刘章眉头紧锁,他看向那女子道:“那她是?”那女子开口说道:“我本是王美人生前的心腹侍女绵儿,美人事发当夜特意让我趁乱逃出的。”

    刘章缓缓点了点头:“原来是这样......”他又看向王恺说道:“可否将事情的来龙去脉详细说与我听?”

    王恺点了点头开口说道:“那是惠帝五年的事情,那时我在常山听闻女儿怀了龙子,忙从常山来京探望,却不想连宫门都没进去便被羽林卫士将我囚入了宗正府。后来先帝私下里来见过我一次,先帝和我说太后要对我的女儿下手,让我想好自己的脱身之策。后来的事......”王恺看向绵儿道:“绵儿,你和将军说说事发当晚的情况吧。”

    绵儿点了点头接着说道:“美人临产那晚,宫内忙进忙出,乱成了一团,美人忽然抓住我的手给我的手里塞了一只玉佩,让我立刻趁乱跑出去。我刚跑出去,太后便带着羽林卫士进去了,她鸩死了美人,夺走了美人的孩子,还将当时在场的宫女内侍系数杀了个干净,事后谎称那个孩子是皇后所生。”绵儿看了一眼身旁的王恺接着说道:“我跑出了皇城流落街市,举目无亲,这时就遇上了他,我二人只得谎称为父女,流落街头,相依为命,只等美人的冤情能得以昭雪。”说罢,绵儿站起身向刘章跪下说道:“将军既是高祖子孙,刘氏宗族,还望能替惨遭鸩杀的美人和郁郁而终的先帝报仇啊。”

    刘章听罢王恺和绵儿的叙述,想起父亲曾对自己和哥哥讲的太后如何鸩杀刘如意,如何残杀戚夫人的事,想起前日自己在长乐之宴上亲眼所见赵王刘友被强受婚姻却仍敢怒不敢言的样子,他不由怒火中烧,一把抓起案前的酒盏仰头一饮而尽高声说道:“不是同种,坚决铲除!”说罢,他看向面前这母女二人道:“前日在酒肆之中那吕嘉率领卫队故意刁难你二人,必是你二人的身份已经被那些外戚们知晓。”

    闻听此言,王恺和绵儿的脸上立刻布满了恐惧,刘章忙说道:“不过你二人也不必害怕,你二人就先在我的府上住下。那些外戚们把持朝政,祸国殃民也不是一天两天了,这个仇我刘章必报。”

    说罢,刘章举起酒盏与王恺痛饮,酒过数巡,王恺已然喝的大醉了,他想起自己曾是地方的县尉,现在自己应当是当朝皇帝的国丈,可如今却穷困潦倒,活的如同乞丐一般,又想起自己唯有一个女儿还被那吕雉鸩死,不由悲从中来,放下酒盏,大声痛哭起来。

    刘章一直陪王恺饮至深夜,王恺已烂醉在案前,刘章才长叹了一口气,站起身走至外面的庭院内,家院忙上前询问有何吩咐,刘章开口说道:“磨墨,拿纸,我要立刻给家兄写一封信。”

    数月之后,齐国,临淄王宫。

    散朝之后,齐王刘襄便迈步走回后堂,从柜子中又拿出了弟弟刘章从京城发来的书信,展开信件从头再次看了起来。

    齐相公孙狐走进来拱手说道:“大王召臣何事?”

    公孙狐是刘肥在世时的老臣,因当年保刘肥从长安安全返回而被刘肥拜封为相。见公孙狐到了,刘襄忙站起身拱手道:“先生请坐,寡人有要事与先生商议。”

    待公孙狐坐下来后,刘襄将那封信件递给他道:“夺子杀母的故事果然精彩啊,这是章弟从长安发来的家信,先生但看无妨。”

    公孙狐接过书信,从头看罢,眉头紧紧锁在一起。刘襄看到公孙狐若有所思,便开口说道:“寡人隐约觉得这是个好机会啊。”

    公孙狐抬头看向刘襄道:“大王意欲何为?”

    刘襄看向殿外高声说道:“殿外百步之内不许有人!”吩咐过后,才看向公孙狐道:“当年高祖在沛县时,本是与寡人的祖母交好。高祖之错便是不该娶那吕雉进门。当年娶了那吕雉,才终酿成今日外戚干政的局面。这才多少年,那吕雉都做了些什么,鸩杀刘如意,残杀戚夫人,夺子杀母,逼死先帝。现在又让一个三四岁的小娃娃继位登基,她自己呢?临朝称制,大封外戚。”刘襄长长的叹了口气接着说道:“这汉国越来越不像刘氏的天下了,倒成了她吕家的江山了。”

    公孙狐在刘襄的言辞之中已听出了他想干什么,但他口中仍说道:“大王意欲何为?”

    “先生还不明白么?”刘襄看向公孙狐说道:“放眼当今乱局,只有出一个有胆有识之人登高一呼,天下响应,剿灭外戚。”

    公孙狐伸手抚着胡须微微笑道:“放眼天下刘氏子孙之中,高祖的儿子们只剩刘恒,刘恢,刘友,刘建,刘长之辈,他们皆是碌碌无为之辈耳,而大王虽是庶出,但却是高祖长孙,这登高一呼,为天下计的事......依臣愚见,只有大王可担此重任了。”

    闻听此言,刘襄不由笑了起来:“先生也这么想?”

    公孙狐点头笑道:“不想先王一生谨小慎微但却生出了如大王和令弟这样血气方刚的儿子来,先王九泉之下亦可瞑目了。”

    “齐国能战之士有万余众,可此事事关重大,不可莽撞行事。”刘襄向公孙狐一拱手道:“还望先生教我啊。”

    公孙狐低头沉思片刻,抬起头说道:“事关重大,的确不可操之过急。老臣送大王一个字。”公孙狐伸出手指沾了沾桌案上的茶水在桌上写下了一个“静”字。

    “静?”

    “对,静。”公孙狐看向刘襄说道:“眼下朝中政权军权皆在外戚手中,太皇太后汉国之母,资历威望皆是大王所不能及也,故而咱们只能以静制动,一年也罢,三年也罢,决不可贸然起事。”

    刘襄沉下头细想着,公孙狐又伸手沾了沾茶水在桌案上写下了一个“乱”字,他看向刘襄接着说道:“当务之急便是让朝廷乱起来,越乱越好,咱们才可伺机而动啊。”说着,公孙狐从案前将那份书信拿起来笑道:“这夺子杀母的故事多精彩啊,要是让当今那个娃娃天子知道了自己的身世,原来这太后张嫣并非他的亲生母亲,他的亲生母亲早被太皇太后给鸩死了,那娃娃天子会怎么样呢?朝中又会怎么样呢?若那娃娃天子闹将起来,周勃,陈平等高祖老臣又会怎么样呢?”

    刘襄恍然大悟,他笑道:“乱,朝中上下都会乱成一锅粥。”说罢,他忙站起身朝公孙狐深深一拜道:“拜谢先生赐教!”

    公孙狐忙上前扶住刘襄道:“君臣之间怎敢言教,大王应立刻给令弟修书一封。”

    书信送达长安,刘章接到书信后,立刻明白了哥哥的意思,他忙作回书一封:

    兄长之心臣弟已尽知,然天子尚少不更事,此时若将此事告于天子,非但兄长大业难成,臣弟的性命也将难以保全。当此之事,你我弟兄二人当听公孙先生之策行事,兄长在齐秣马厉兵,臣弟在京为兄探信,等待时机,伺机而动,大事可成矣。

    三年之后......

    长安城外的上林苑内,旌旗高展,号角齐鸣,羽林卫士们身着戎装,腰悬弓箭,齐声呐喊,策马排练于高台之下。这是当年惠帝所立规定,汉国之所以不敌匈奴,便是输在这弓马骑射之上,故而自己常常来上林苑中练习骑射,哪怕是后来患病之后仍保持每年必来上林苑内一次的习惯。故而,汉国天子每年都要来这苑中狩猎就成了一项历代天子们都遵行的成规。

    刘恭已经六岁了,尽管依旧年幼,但也不能坏了先帝的规矩。刘恭身穿戎装登上射台,台下的羽林们打开牢笼,放出了事先抓来的麋鹿。

    卫尉吕产快步登上高台向刘恭拱手说道:“启禀陛下,太皇太后特令臣下来替陛下射猎。”

    看到眼前这个吕产,刘恭就十分的不喜欢,他虽然还小,但已经开始懂事,他每次在书房听太傅讲述高祖的宏伟事迹时,总会听的热血沸腾,但想到自己的处境,他就不由有些疑惑,高祖是皇帝,他也是皇帝,可怎么就这样的不一样呢?高祖在外是戎马疆场,领兵作战,回到宫中更是一言九鼎,群臣皆服。可为什么自己每天要干什么不能干什么都必须按照太皇太后的规定来,每日上朝也是傻傻的坐着,自己就上次朝会时说了一句话,回去就被母后教训了一顿。他突然想到了先帝在时曾对自己说“这皇帝也分两种。有大有为的帝王,有木偶一般的帝王。”他才突然意识到自己每天不就像一个木偶一般么?他似乎突然理解了年纪轻轻的父亲满头的白发和那张一直愁眉不展的脸庞。他将自己的这些困惑询问太傅,太傅却慌忙放下书本说:“陛下是汉朝的天子,怎么会是木偶傀儡呢?”然后便又是那老一套的说辞:“陛下还小,该当好好念书,日后才能做个贤明的君王。”如果刘恭再问下去,太傅便会说:“老臣只负责陛下的学业,其余政事不是老臣该当操心的。”他分明每次都注意到太傅的脸上写满了恐惧,他知道,太傅脸上的恐惧和群臣脸上的恐惧都是一样的,是对太皇太后的恐惧,而不是对自己这个天子的恐惧。

    刘恭面对着眼前吕产这张非常令自己讨厌的脸说道:“朕是天子,先帝立下的规矩是天子射猎,不是外戚射猎!”(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