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www.cqzfgjj.com,最快更新天玄圣祖:从浪子到一方世界主宰 !
肃清院内的敌人后,禾苗未来得及详询陶老伯父女的状况,便匆匆前往村内继续剿灭残敌。
村子内,因禾苗幻化的甲士和“凭霄雀”所化猛兽的助力,局势稍显平稳。
随着禾苗的加入,村中低阶贼寇接连伤亡,两名“凝神境”初期修为的敌首见形势不妙,率领余部溃散。
“将敌人逐出村子,然后用“阴火”将其一举歼灭。”这正是禾苗心中的意愿。
禾苗紧随其后,当敌寇再度进入视野,他再次引导“阴火”展开毁灭性的攻击。
低阶贼寇被“阴火”释放的无形光线侵袭后,一个接一个地毙命,仅余两名敌首,使释放出护体灵气进行着最后的抵抗。
禾苗漂浮于空中,就在准备释放青色剑气之时,村民们也已赶到现场,随即众人一同起发动攻击,剩下的的两名敌首变得异常脆弱,轻而易举的被消灭。
大获全胜,禾苗与村民一同回到村中,满载着胜利的喜悦。
此刻,虽然胜利在握,但是代价之大令人心情沉痛。
村子的妇孺老弱几乎被敌人无情屠戮,只有不到三十幸存,村庄如同一片哀鸿,哭泣声充斥空气。
众人聚集在陶老伯的院子内,脸上挂满悲伤的表情,胜利的欢呼在这一刻显得多么不合时宜。
禾苗也是心情沉痛,率先询问陶老伯,为何蒙面之人如此冷酷,肆意杀戮无辜。
陶老伯老泪纵横,深深叹息,开始娓娓道来。
原来,除了白羽岛上的“羽化门”,还有另一个修仙宗门,名为“玉清宫”。这个宗门拥有三种独特的秘法:一是开辟灵脉,可助灵草生长之法;二是“云飘术”,让修行者飞行如风;三是“幽影幻遁”,一种能隐匿自身修为的法术。
这三种法术都是“玉清宫”独创,备受各大宗门的垂涎,但“玉清宫”将其视为宝贵的独门秘法,不愿传授他人。这导致了各大宗门对“玉清宫”的怨恨。
在“天玄圣祖”陨落后,“羽化门”率先向天南世界最高管理机构“议事厅”,状告“玉清宫”有谋逆之心,于是在无实证的情况下,“玉清宫”终被各大宗门联合消灭。
只有少数幸存的“玉清宫”弟子,借助“幽影幻遁”隐匿修为,来到太和山脉安身,将“云飘术”和“生灵仙窍图”隐藏于山脉之中。
禾苗来到村子后,陶老伯见其身藏玄机,断定他是不凡之人,便想通过培养他的修为,带领“玉清宫”残余弟子走出困境。陶老伯在禾苗不经意间,将“玉清宫”的气息注入其体内,这也是禾苗获得这两种秘法的缘故。
后来,禾苗在山内恢复修为,太和山脉出现灵气波动,引来贼人的关注,蒙面贼人强行闯入村子,试图强取秘法,无功而返后,却展开了残忍的屠杀。
听完陶老伯的叙述,禾苗心中颇为感慨,蒙面贼人非为自己而来,却是因自己而起,心头不禁愧疚。
陶老伯见禾苗的神情,轻声安慰道:“龙公子,不必自责。‘玉清宫’之秘法乃我等珍贵之物,早晚会被人发觉。今日之事,虽然痛苦,但或许也是宿命。”
其他村民也纷纷点头附和。
禾苗深吸一口气,恭敬地躬身施礼:
“陶老伯,虽然如此,但今日之劫与我不无关系,我定当尽力弥补。”
陶老伯看着禾苗的坚决表态,心中很是欣慰,感慨万分。当初看到此年轻人之时,便发现其落难,修为受损,当感应到禾苗体内暗藏玄机后,便破例收留。在后来的时日,发现禾苗是一个施恩图报之人,于是将希望寄托在他的身上。
“龙公子,事已至此,多说无益,徒增伤悲。言归正传,眼下当务之急要为今后做出打算。”
其他村民听后,纷纷表示同意,愿意听从陶老伯的安排。
陶老伯沉吟片刻后提出了一个建议:“老夫年事已高,膝下无子,今日龙公子相救,老夫提议,我等选龙公子为我等的族长,以后辅助族长成就一番修为,助我等脱离困境。”
这个提议一出,村民们都经过短暂思考后,异口同声称禾苗为族长,向他表示尊敬和支持。
禾苗见此,深感自己年少,欲要开口推辞。
“龙公子,既然大家一致同意,还请勿要推辞,否则我等将万念俱灰,再无指望。”
见陶老伯一脸恳求之状,禾苗心中不忍拒绝,点头答应。
陶老伯见禾苗同意,脸上露出宽慰之色:“族长,此地不可久留,不知日后如何打算?”
禾苗思考片刻之后,提出自己的建议。
“既然大家有隐匿修为之法,不妨我等离开白羽岛,去往天玄岛如何?”
众人听后再次异口同声:“我等听族长安排。”
接着,陶老伯说出自己对形势作出分析:
“虽然贼寇被我等悉数消灭,”
陶老伯深思熟虑后提出自己的见解:“虽然我们成功消灭了贼寇,但不久之后便会有更多人再次前来,一旦找到线索,不等我等离开白羽岛,便会被追踪而上,到时候我等会再次身陷险境。”
听过陶老伯的见解,禾苗深有所感,稍作考虑后,问道:
“陶老伯,请说出您的安排。”
“不妨我等先进入太和山脉,暂时避开敌人的视线,等待禾苗在那里修习“幽影幻遁”法术并提升修为,然后再决定下一步的打算,不知族长意下如何?”
听闻,禾苗说出自己的担心:“太和山脉并不广袤,很容易被贼寇追踪到。”
“这个请族长放心,在太和山脉中,存在昔日‘玉清宫’族长闭关修炼之所,此地极其隐秘,现已经被封印,我等进入此地安全确保无疑。”
听到陶老伯的建议,禾苗心领神会,于是不再迟疑,带领一众人迅速进入“太和山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