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www.cqzfgjj.com,最快更新明朝大贪官,我把朱元璋气炸了 !
简单来说,战舰和商船的经营是官方为主,民间为辅,但投资建造船舶的经费却由民间投入。
搁在以往,这种合作模式,只有傻子才会参与。
但自打朱瞳从倭寇国抢回来了大量的物资,让大明人见识到了海外资源和财富的丰富,哪怕条件如此苛刻,百姓们依然吵着闹着要放开海禁,把喝汤的机会给到他们。
至于小吨位的船只,则不受朝廷管制,因为小船,根本抵不住远洋的风浪,更不能参与掠夺作战,只是作为渔船,为大明捕捞更多的海洋鱼获,丰富百姓餐桌的食物。
当朝廷的旨意传达到皇宫外,御史宣读了朱元璋的圣旨,现场十多万百姓齐齐跪拜,大喊万岁!
随后众人激动地跳起来,拥抱着大喊大叫。
这是历史以来第一次,百姓意志,战胜了朝廷的官僚集团。
这样的胜举,足以载入史册!
百姓们奔走相告,宛如惊雷,炸响在大明的大地之上。
大江南北,无数百姓听到这一消息之后,无不欣喜若狂。
从此,他们的生计又多了许多选择。
大明的造船厂宛如雨后春笋,在沿海各处的城镇中,都在热火朝天的筹建起来。
不过,文官在朝廷的一时退让,却不等同于他们彻底承认失败。
假如官员对朝廷和百姓的影响力处于一线。
那么大明的读书人,大儒,名家,影响力就是二线。
虽然他们在朝廷中没有实际的话语权,但凭着人数众多和地位特殊,他们在民间和当地官府的影响力却不亚于朝廷中的大员。
在有心人的挑动下,读书人怒了。
他们痛斥朱元璋昏聩,痛斥百姓愚昧不堪。
这些读书人聚集在一起,打算依葫芦画瓢,前往应天府,皇宫外高举血书,痛斥皇帝的昏庸无道,百姓的愚昧无知,要求皇帝迷途知返,否则他们会舍命抗议到底。
可是不少读书人还没有走出大门,挨了家中老父亲或老母亲的一顿揍,就没有了下文。
还有一些读书人,走了一天的路,见到官道上各州府紧急调动的兵马带着明晃晃的刀枪,就觉得路太远,腿太累,掉头就回家了。
当然,读书人的基数还是不少,最终来到应天府的人也有上千人。
好不容易来一趟京城,除了血书抗议,他们还拜访了京城各自师承的名儒,名儒接待了他们,在风月场子喝酒淫私作爱。
一时间,整个应天城的风月场子好不热闹。
只是这些读书人在快活的时候,皇宫外面的地板经过连夜施工,一夜风干之后,地面上多出了无数个密密麻麻的水泥尖锥。
想要依葫芦画瓢的读书人,见到这阵仗彻底凌乱了。
时代的潮流,已经在悄无声息之中发生巨大的改变。
而这股潮流,注定会淘汰一批跟不上车的人。
无论是什么时代,利益才是永恒的主题,老铁随时会变成烙铁。
……
宋濂带着一大批书生,来到皇宫门口见到这景象,愣了许久都说不出话。
而应天府的百姓,前几天发现城里无故多了许多读书人,好奇打听之下,发现这些读书人是想效仿之前百姓血书跪宫门的举动。
在得知确定的时间之后,爱吃瓜看热闹的百姓,纷纷自发带着板凳,瓜子前来吃瓜围观。
“你说他们会不会跪?”
“呵呵!上面都是硬邦邦的锥子,这一跪身上不全都是孔啊!读书人最软了,不可能会跪的!”
“你又知道读书人软?”
“我家死鬼老公表嫂的堂弟的表哥的嫂子的舅舅的五弟就是读书人啊,呵呵,软不拉几的!”
“咦?!你的瓜子怎能会有高级的草香味?”
“嘿嘿,咱昨天炒瓜子之前,捡牛粪忘了洗手。”
“……”
读书人在这个时代,社会地位是非常高的,而像宋濂这种具有极高名望的老前辈,还是太子老师,地位就如同泰山北斗一般。
但是今天,百姓对他们不仅对他们没有敬畏和仰望的心思和目光,反到对这些读书人指指点点,言语间充满了不屑和不待见!
虽然没人敢上前动手殴打这些读书人,但搬着凳子来看热闹的百姓,一圈圈围住他们,各种冷嘲热讽,自然也钻入了众多读书人的耳中。
现在就差指着他们的鼻,对他们说,我们就是过来看你们的笑话的。
来吧!
开始表演吧!
原本就尴尬的读书人,听到百姓的指指点点,此时他们更是恨不得找个洞去钻。
不过也有脸皮厚且聪明的读书人,比如解缙,根本就不把百姓的话当做一回事,见到百姓手中有小板凳,就礼貌地朝一个百姓拱了拱手,然后说明想要借他手中的板凳一用。
那个百姓,解缙年少,且长得眉清目秀,劝说了一番让他不要站在皇上和百姓的对立面,解缙也欣然点头同意,并说这凳子不是给自己用的,给是给一位老爷爷用的。
成功借到小板凳之后,解缙就把小板凳放在宋濂面前的锥子上面,之后立马躲进了人群。
宋濂见到面前突然出现的板凳,愣了一下,随即就跪了下去。
周遭的读书人,有样学样,其中一个长得丑的读书人,因为看热闹的百姓不肯借板凳给他,为此发生了语言冲突,最后被凳主一板凳拍晕在地。
然后所有的读书人都老实了,见百姓不肯借,纷纷掏出五倍,十倍的价钱向百姓购买。
尽管意见不一,但大明的百姓是非分明,本着有钱不赚王八蛋的原则,最后还是和气生财了。
随着一个个书生打扮的人,举着血书,跪在板凳上,高喊着:“拨乱反正!”
无意之间又创造了一个历史记录——皇宫大门,锥子底下,千名读书人,血书跪小板凳。
……
“皇上,这是以宋濂为首各地读书人呈送上来的血书。”
刘九小心翼翼地把血书堆放在朱元璋的案桌前。
“呵呵!”
老朱冷笑两声,像对待丢垃圾一样把桌前垒起来的血书推到地上。
(过年期间活动比较多,且不得不承认年纪大了,来不了一天两发,只能来一天一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