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三国求生记同人修改版 > 卷一 第九十七回 同舟共“计”

卷一 第九十七回 同舟共“计”

笔趣阁 www.cqzfgjj.com,最快更新三国求生记同人修改版 !

    如果说6仁在离开濮阳之前与荀彧的谈话还有着太多的隐晦之处的话,那之后6仁在颍川与荀攸的夜谈就可以说是完完全全的直来直去了

    前文中已经数次有所提及,颍川荀氏因为东汉末年的政局动荡与连年战乱,其中原大世家的名望与地位都受到了极大的影响,家势也败落了不少。虽说还没有伤及元气,但从荀彧、荀攸要各带一支族人分迁冀、蜀一事上来看嘛……要知道那个时代的古人们特别的依乡恋土,而像荀氏这种在某个地域有着大量的田庄产业甚至是家族象征的基业(如荀氏的颍川书院)的世家豪族,如果不是到了万不得已的地步,是绝对不会抛家弃产、背井离乡、举族迁移的。从某种意义上来说荀氏一族的前景绝不乐观。

    6仁与荀彧交谈时因为双方都还有着一定的隐晦之处,所以6仁对这些了解到的并不多,只是单纯的想得到荀氏的帮助而已。后来6仁在前往洛阳的途中仔细的查阅与考较过相关史料,抵达颍川荀氏之后又亲眼目睹了荀氏一族明里风光、暗中不支的现状,心中已经明白荀氏也迫切的需要一个让家族翻身的机会。

    于是乎,6仁便大胆的向荀攸明言直说,说荀氏想要重振家势最好的方法就是全力支持曹操,然后借曹操之手重新树立起荀氏的家势与名望。

    按大势的展,荀攸投奔曹操其实是一件必然的事,而6仁眼下所做的不过就是在这大势的走向上玩了一点小聪明,也就是在荀攸没有正式投奔曹操之前,建议荀攸先以荀氏的名义来赞同曹操决意施行的屯田制,这样的话既能让曹操这个也需要许、颍一带豪族支持的人相信荀氏确实完全投奔了他,又能带上点“未入营而功先立”的意味,对曹操直接重用荀攸也是很有帮助的。而6仁给荀氏的好处就是在不触犯法纪底线的前题下,尽可能的在农桑产业的展上多照顾荀氏一些……曹操是什么样的人6仁心里是比较清楚的,因此这也的确是6仁能给予荀氏的最大的帮助了。

    反过来荀攸也知道6仁自己给出的条件的确己经到了6仁所能承受的极限,因此对6仁的坦言是十分满意的。各位可别以为汉时的士子阶层都只懂什么“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那是明清以后的事!实事上在那个时代谁的田地多、谁的田种得好、谁收上来的粮食多,就意味着谁的宗族会人丁兴旺,人丁兴旺则直接代表着会有多少实实在在的家势。而在战乱时期,这种实实在在的家势更显得犹为重要。现在6仁这个“曾得仙缘”的家伙既然表示了会格外照顾荀氏农桑产业,那就意味着荀氏很快就能回复宗族产业上的元气,再加上二荀都在曹操的势力中心为官,情况就会变成荀氏成为典型的有财有势的宗族。等二荀的仕途再一顺,那昔日荀氏的辉煌再现便指日可待,因此荀攸对6仁提出的做法是非常赞成的。

    所谓的做法,就是荀氏一定要抢在许、颍一带所有世家豪族之前率先响应曹操的慕民屯田。6仁原本的意思只是让荀攸出个面,在榜文那里感叹几句“此为利国利民之举也”之类的话也就行了,反正也就是给想应慕却不敢应慕的百姓们带个头嘛!可是荀攸想得更周到——他会直接派出一部分荀氏子弟应慕屯田!而荀攸口中的一部分荀氏子弟,竟然是荀攸这一支族人中的三分之一,足有过千人之数!

    老实说,6仁好歹也在汉末混了几年,虽然知道汉末时期宗族势力会很夸张,但一听说荀攸这支分枝都有三、四千人的时候还是吓了一大跳。当初在濮阳除掉田氏,6仁统计过田氏名下的人口总数大概是四千左右(包含家奴僮客),这对6仁来说已经不是个小数目了。可是和荀氏这种真正的世家一比起来,田氏还真是不够看的。要知道这是荀氏经过战乱破坏过与迁移之后的宗族人数,而且还没算上荀彧带去冀州的那一支!6仁草草的算了一下得出的结论是荀氏在全盛时期,只怕宗族人口的总数过了两万——这才是真正的一流大世家!

    扯远了,就此打住。荀攸派出宗族子弟去应慕屯田的目的有二。第一是不做门面功夫,而是借这件事来表示荀氏是真正而彻底的支持曹操,第二则有那么点抢“第一桶金”的味道。其具体表现在荀氏第一个支持了曹操的屯田并派出了宗族子弟去屯田的话,那么回过头来6仁就可以名正言顺的把最先慕集到的民众优先安排着借耕荀氏的土地。

    前面也说过,许、颍一带世家豪族的人丁数量因战乱而锐减,空有大把的田地却无人耕种。与其任其荒废下去,还不如借给官府耕种然后轻轻松松的赚取那两成的收入。反正荀氏田产多,真正担心的反而是没人去种。如果官府能派人来耕作,收入虽然会少上一点,但也比颗粒无收要强上几倍是不是?而这种有些近似于“无本生意”且“薄利多销”的帐,荀攸这种精明人又哪里会算不出来?总之一句话,荀攸这也是想变相的“抢夺劳动力”。

    而这样做还有一个极大的好处,就是不会被人说成是6仁在“以权谋私”……谁让其他的豪族反应那么慢?人家荀氏最先支持屯田制,又最先同意借田地给官府屯田,官府当然要优先照顾荀氏是不是呢?等你们这些不识相的豪族反应过来的时候嘛,嘿嘿,6仁这里的屯田百姓诂计也慕足了,新田也开垦够了。再想让6仁派人去借耕你们的田?哼哼,对不起,老子没有多余的人丁劳力去耕,你们这些豪族就自个儿想办法吧!

    再转回荀氏这里,6仁与荀氏之间又可以借官府“怕荀氏反悔”的名义一口气多借耕个五年六年的,再由官方正式公开这黄简(纸当时还不盛行)黑字的契约,其他的豪族再眼红荀氏大把大把的赚回钱粮一样得没脾气,因为荀氏可以名正言顺的凭借这个受法律保护的“借耕”期来获取大量的钱粮以恢复宗族实力,同时还可以把其他得不到耕作劳力的豪族远远的甩在后头——而这也就是荀攸心中的“荀氏中兴之计”了。

    而上一回中说荀氏给6仁奉上了一份大礼,那么这份“大礼”又是什么呢?是钱帛金珠还是娇美侍婢?屁!送那个的话不就成了明着贿赂6仁,给旁人落下非议口舌了吗!?

    实际上荀氏送给6仁的是足以影响到6仁在三国时代终其一生受用不尽,绝非金钱财物可比拟的级大礼,而这份大礼只有两个字——名望!

    其实荀氏也是必须得这样做。当日夜谈,6仁与荀攸只是初步完成了“荀氏中兴之计”,所谓的“初步”就是指全盘计划都是围绕着荀氏所展开的。主要是当时的时间太短,6仁又不是一个成功的政客,只是觉得只要把荀氏搞定也就行了,其他方面的事6仁没有去考虑过……

    当然这也和6仁准备再混个三、四年就能闪人了的心态有关。毕竟种地本身就是一件很费时的事,按6仁的推算,至少也得要两次秋收的辉煌成果才能引起豪族们的重视,这就得过去两年。而自己让曹操变成大财主,曹操也会舍不得杀他……这个至少会是五、六年。这么长的时间,6仁早就带着婉儿闪人了,什么“后遗症”之类的根本就不用去理会。因此6仁在自己这方面就没有去考虑过什么。

    但是荀攸不同,他的思虑要远比6仁要周全得多。在6仁次日走后,荀攸再次反复的考较这个“荀氏中兴之计”,很快他就现了一个重大的漏洞,那就是6仁本身根本就没有足够的名望!颍、许一带那是什么地方?乱七八糟的世家豪族多如牛毛,再迟一些又会是汉室都城,想在这里当成功的当好许昌令,没有足够的名望根本就是扯淡!没有名望,人会叫不动,政令也下达不通,这种情况那还做个屁的事!而6仁如果做不成事,这“荀氏中兴之计”就只会是一纸空谈。

    所以荀攸马上就行动了起来,找来族中的心腹骨干成员派往许昌,暗中宣扬6仁的名声事迹,而荀攸做的这件事正好与荀彧不谋而合……荀攸的人还没派出去几个,荀彧派来的人就赶到了荀氏庄上。相比起荀攸这里只有一点点关于6仁的传闻,荀彧派来的人中就有不少是亲身经历过6仁在鄄城、濮阳的“光辉业绩”的人,那“6仁的故事”的完整性可就非同一般了。

    于是乎,在6仁还在城外堪查土地,荀攸还没有带领族人来到许昌之前,许昌的街头巷尾、茶馆酒肆、农庄菜田……反正可以说整个许昌除了马上就要到来的汉帝迁都这个话题之外,人们议论得最多的便是榜文上落款的“试守许昌令6仁6义浩”。而6仁自出仕以来做的事还偏偏不少——怒骂徐州、鄄城种稻、屯田之赌、一曲定营、独闯田氏、濮阳十屯,这每一件事都被荀氏中人有意的传播了出去。

    不记得是哪位高人说过这么一句话,说名声这东西其实都是被人捧出来的。现在的6仁就是在被荀氏这个一流世家玩命的捧,想不出名都难!不止6仁,连曹昂、婉儿都被连带着出了名。

    不过呢,在6仁所谓的“严法纪、善理民、精农耕、富州郡”这些正面名声宣扬开的同时,些许的负面名声也同样少不了,而市井八卦历来都是好事之人口中所津津乐道的东西,因此6仁的“不羁浪子”之名也被传得乱七八糟,像6仁独闯田氏就有人传扬成6仁只是为了救回婉儿才狂冲入田府(虽说本来就是,不过曹昂与荀彧可不敢这么传)。还有6仁去徐州向糜氏购粮赈灾这一节,人们也有意的把6仁与糜贞扯上关系,说那是6仁处处留情的结果。

    最后最后自然是婉儿。人们都在想,这个和6仁一起只用两支竹笛就镇住了暴乱的营屯,能让田氏不计后果的去抢掳入府,最后却引得浪子6仁为之狂的曹氏义女,究竟会是一个美到什么样的女子呢?或许此时在许多人的心中比起将要到来的汉帝,更多的到是想见一见婉儿吧?

    而这些,恐怕是6仁做梦也没有想到的事……

    (求票、求收藏、求推荐,再多求一点书评!!)

    (另,有关旧版的删除,瓶子到现在已经看到不少人要求瓶子恢复旧版。说句心里话,其实现在瓶子回过头去看旧版,觉得旧版的笔风只能用两个字来形容——幼稚!当然在后期笔风渐渐稳定下来后情况还好点。

    前些天瓶子在铺床的时候无意中在床底下找到了写《草根》时以为弄丢了的传稿u盘,里面有旧版的完整备份。想起书友们的评论,瓶子也在考虑是不是该恢复旧版,只是仍觉得那么幼稚的笔风真的很很很很丢人……真的有点拿不定主意了。这一章上传后瓶子开个投票栏,问一问大家的意见吧。如果赞成票过60%,瓶子就恢复旧版……有点不负责任的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