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www.cqzfgjj.com,最快更新朕的大明朕做主 !
第116章 盐政改革
“臣袁世振恭请圣安。”
被太监引进大堂,袁世振行着大礼。
看着这身形憔悴的中年人,朱由校连忙上前将人扶了起来。
这次却是他为难人了。
寒冬腊月天的,十五日就从两淮进了京城,这速度,在这个时代属于是超速了。
“朕心忧国事,令爱卿火速进京,却是苦了爱卿埃”
“臣不敢。”
闻言,刚被扶起来的袁世振,连忙躬身。
“为君分忧,乃为臣之本分。”
好家伙,皇帝亲自来扶,这大明的臣子有几个受过这待遇埃
对刘时敏挥了挥手,让他给袁世振搬椅子,朱由校这才仔细的打量起了这人。
肯定是个有钱人。
不为别的,就因为长的胖乎乎的,两只小眼睛很是有神。
“袁爱卿改盐引法为纲盐法,两淮每年为朝廷上缴盐税一百余万两,朕思之甚好。”
将手中李汝华总结出来的大明税收总览交给袁世振,朱由校道。
“如今朝廷开支无度,税收锐减,朕思之甚忧。”
“朕让毕自严立度支司,总览朝廷花费之事。”
“然,户部尚书李汝华到底是年老智穷,除了加田税的法子外,再想不出开源的办法来了。”
“这不,李尚书让朕逼急了,就推荐你这个你从盐政上给朝廷弄出银子的人来。”
“朕看了你的纲盐法,觉得甚好,而朕也有些想法,就要伱来替朕去实施了。”
朱由校说着,又将一份自己写的条陈递给了袁世振。
“以你的纲盐法为例,去给朕将大明的盐法从上至下,都改一遍,可否?”
“陛下,这。”
闻言,袁世振拿着手中的条陈,翻看了一页,这是皇帝对他弄出来的纲盐法的一个大致的总结。
“大明盐政在太祖定运粮开中之制。孝宗时,改为纳银开中。至今已有两百余年。”
翻看了下李汝华总结的税制,斟酌了一下用词,袁世振道。
“臣定纲盐法,行新纲旧纲,乃为借新还旧,朝廷用卖盐权,去处理掉以前欠下商户的盐引,名为新纲,实为还债。”
有些害怕皇帝想着让他石头里榨油,袁世振谨慎的说到。
“盐政关乎民生,臣不敢擅动。”
直白的说,就是用地区经销权抵以前超发盐引的债。
“嗯,道理是这么个道理。”
闻言,朱由校赞同的点了点头。
“过去,朝廷发行盐引,超发无度,盐引在盐场兑不出食盐,致使朝廷盐税欠缴,盐户苦不堪言。而盐商呢,花钱在朝廷这里买了盐引,却提不到盐。三方都是亏本。”
“最终就导致了私盐盛行,让一些不忠不孝之徒,贪了本该属于朝廷的银子。”
“陛下睿见。”
闻言,袁世振连忙躬身道。
好家伙,这小皇帝好聪明。
一眼就看出了盐政上的问题。
“如今大明缺钱缺的严重,朕不得不为埃”
感慨了一声,朱由校对袁世振道。
“朕以你为户部左侍郎,奉旨钦差,改革大明盐政,你愿意吗?”
“臣愿意。”
闻言,袁世振连忙躬身道。
谁会嫌弃自己的权力大呢?
“嗯。”
朱由校见状,挥了挥手,示意刘时敏草拟圣旨给袁世振。 在送离袁世振后,朱由校站在南海子旧衙门口,看着门外,不由的感叹道。
话都没多说几句,就给人安排差事。
他这个皇帝,做事就突出一个效率。
而袁世振呢,此时也是摸不着头脑。
坐在缓缓向京驶去的马车上,袁世振看着手中草拟的圣旨。
他现在要先去内阁,让内阁给他写好正式圣旨,然后带着正式圣旨和草拟去司礼监用樱
内阁中,到底是在翰林院修了一辈子书法的人,韩爌提起笔一挥而就,一篇根据皇帝意思的圣旨就已写好。
“袁侍郎,恭喜恭喜。”
等待笔墨晾干的时候,韩爌冲着袁世振拱手道。
“本官还要恭喜袁侍郎高升埃”
“不敢不敢。”
闻言,袁世振连忙对韩爌回礼道。
“皆是李公推荐,陛下看重,某才有此良机,得此职位,何敢劳烦韩辅恭贺。”
“袁侍郎不必过谦。”
闻言,韩爌捋着几根山羊胡道。
“袁侍郎在两淮,行废旧立新之举,改开中为纲盐,每岁为朝廷上缴百万余两盐税,有大功于朝,岂可自谦?”
“此乃先帝之魄,李公之智,下官不过一施行之人,岂敢居功。”
对于韩爌话语里的陷阱,袁世振表示你搁这儿想着坑谁呢。
废旧立新,这种名头没事还是不要放在自己脑袋上。
说着,袁世振拿着圣旨对韩爌拱手道。
“下官还要去司礼监,就不多叨扰韩辅了。”
“呵呵。”
见到袁世振不吃这一套,韩爌笑了笑道。
“袁侍郎身负陛下改革盐政之责,请自便。”
说着,韩爌面上带笑的看着袁世振离开内阁。
待到袁世振离开,韩爌的脸色开始变的阴晴不定。
纲盐法这个东西,对于朝廷是个好东西,能增加朝廷收入。
但对于盐商,或者说部分盐商,却是个坏的不能再坏的东西。
纲盐法弄到的钱,与其说是盐税,不如说是私盐税。
这个办法让盐商和盐户直接对接,朝廷不再从中干涉,而是直接从盐商的账上抽成。
这就是把过去在地下运行的私盐,通过给朝廷交钱,放在了明面上。
对于传统的大盐商来说,这肯定是个好消息。
纲盐法的推出,让他们直接能够垄断一定地区的销售权,也算是让他们拿到了曾经花钱买废纸盐引的报酬了。
但韩爌心中总有种感觉。
皇帝所图的,恐怕不止于现在能看到的这些。
在司礼监盖印后,袁世振又带着圣旨去了户部。
“李兄1
“袁兄1
户部大堂上,袁世振和李汝华两人一见面,顿时就眼泪汪汪。
“四十五年,我推荐你为两淮按察使,疏理盐政,一转眼,就是三年。”
伸手在袁世振身上拍了拍,李汝华颇为感慨的说到。
“今陛下圣明,以你为户部右侍郎,整顿盐政,兄可一展胸中抱负埃”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