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大明国师姜星火朱棣 > 第二章 大明国运短一截

第二章 大明国运短一截

作者:姜星火朱棣返回目录加入书签推荐本书
笔趣阁 www.cqzfgjj.com,最快更新大明国师姜星火朱棣 !

    诏狱墙边,老歪脖子树下。

    姜星火一边靠着树干乘凉,一边西瓜啃了个爽,终于想起来讲课的事情。

    “上次讲到哪来着?”

    朱高煦盘膝而坐,腰杆挺得笔直,一副军人风范。

    他同样抹了抹胡须上粘的西瓜汁水,回答道:“姜先生,咱们上一次讲到了宋朝的中枢集权与地方分权。”

    “喔......”姜星火擦了擦嘴,找了个舒服的位置躺下。

    “有什么感悟?”

    朱高煦撇了撇嘴道:“永乐帝要是生在宋朝当皇子,肯定干不成靖难。”

    姜星火从地上捡了两片树叶抖了抖尘土,然后盖在眼睛上遮住了树冠投射下的斑驳日光,又将双手枕到脑后,方才懒洋洋地说道。

    “这样比较不妥当,你就拿永乐帝当宋太祖看,诸藩当五代末年那些宋太祖手下的军头,如此倒是很类似......你说宋太祖黄袍加身了,会不会担心手下那些军头也来一次?其实中枢集权的根由就是这么来的嘛。”

    朱高煦面露凝重:“姜先生的意思是,永乐帝刚刚登基,就要动手削了诸藩的兵权,是怕有哪个藩王再来一次靖难之役?”

    “不对。”朱高煦微微蹙眉,摇了摇头,“据俺所知,永乐帝刚刚大规模赏赐了幸存的诸藩,这不像是要动手削藩的意思啊。”

    朱高煦对这个问题非常在意,因为根据他的亲信告知,父皇最近正在谋划削藩......虽然没有确凿的证据,但确实有这个风声。

    朱高煦进诏狱,用的是以退为进的法子,他是决不会放弃争夺太子大位的。

    如果能从姜星火这个奇人口中得到更好的削藩法子,压过向来在政治方面比自己强的大哥一头,想来父皇一定会高看自己一眼的。

    “既然把永乐帝比作宋太祖,你还不懂吗?”

    姜星火慵懒的声音听起来都快睡着了,可话语内容却是无比地振聋发聩。

    “削藩是必然的,赏赐却是有两个意思的说法。”

    “明面上是永乐帝示好诸藩表达善意,以昭示自己这个四哥,跟朱允炆那种不认亲戚的大侄子不一样,跟诸藩是一家亲的,这个很好理解。”

    “暗里的意思就是表达一个不动刀兵的态度,即便是削藩也肯定是如宋太祖杯酒释兵权那般,多多赏赐田宅金银,保障诸藩和后代的富贵。”

    墙对面的密室内。

    朱棣心头震惊,这个名叫姜星火的读书人,竟是如此敏锐、如此犀利地剖析了自己和道衍大师刚刚定下的削藩策略!

    要知道,正是决定完了如何削藩,朱棣心情大好之下,才想起来去诏狱看看跟他怄气的二儿子。

    朱棣确信,如何削藩这件事的最终决定结果,在一个时辰前连他自己都不知道!

    “朕原本还想等过段时间再公布这件事,没想到竟被一个读书人提前说了出来......”朱棣喃喃自语。

    姜星火的观点虽然并不全中他的心意,但朱棣却从中窥探到了另外一层深刻含义。

    朱棣突然意识到,他和道衍大师商量许久的削藩计划,或许在某些绝顶天才眼中,早已成为定局了!

    “这么短的时间内就被他猜透了朕和道衍大师的算计,此人不简单啊!”朱棣的神情逐渐变得阴沉起来。

    “陛下,臣可以回避一二吗?”旁边听得如坐针毡的纪纲试探性地问道。

    朱棣面上却依旧波澜不惊,他没有同意纪纲的请求,而是沉吟几息后问道:“若照你所说,是方孝孺一个在乡间任私塾先生的弟子,收了姜星火作学生。而姜星火从小连家乡都没离开过,一年前却突然变卖家中祖产来到南京,每日只在秦淮河上的画船间厮混?”

    “是,陛下。”

    “一个乡间书生竟有这般见识,这见识是从哪来的?有这般见识的人,为何会甘愿在勾栏画船间自暴自弃?为何要故意接近朕的儿子?到底是不是建文逆党的暗中布置?”

    听到皇帝的连声质问,纪纲额角沁出冷汗,颤声说道。

    “臣愚钝,请陛下给臣一点时间来查!臣一定查到水落石出!”

    朱棣盯着纪纲看了半晌,目光越来越锋利,仿佛能够洞穿纪纲的灵魂,良久才缓缓移开视线。

    “朕给你三天时间,查清楚此事。”

    “谢陛下恩典。”

    纪纲躬身领旨,他暗自长长地松了口气,甚至都不敢擦拭额头的汗珠,只能任由汗水滴落在飞鱼服上。

    而墙对面的讲课,依旧在继续。

    “那姜先生觉得,用杯酒释兵权的方式,解除诸藩手中的护卫兵马,日后便不会再发生一次靖难之役了是吗?”

    朱高煦目光灼灼地盯着在老歪脖子树下躺平的姜星火,认真问道。

    朱高煦对待这个问题,确实很认真,因为他确信父皇朱棣把他耍了,他不一定能当上太子后,就开始不自觉地把带入了藩王视角里。

    “大明未来灭亡的诸多原因里,肯定是没有藩王造反这一条的。”

    姜星火翻了个身,伸出右脚搭在左腿上,闭着眼睛,慢悠悠地说道:“可是所谓始作俑者其无后乎?诸藩之中,不愿意被养猪的迟早会有野心,迟早会做乱,这一点不需要怀疑。诸藩军权一旦被收回,就没有人能再成功了,但必然会有人继续尝试。”

    “可现在诸藩就不会有人不服,有人起来反抗吗?”朱高煦急切道。

    “这话可不对。”姜星火笑呵呵地说道:“永乐帝是亲手打江山的英主,将来是要跟唐太宗并在一起的,诸藩怎么会不服?”

    顿了顿,姜星火又继续补充道:“再说了,这个世界有一句话,叫做欲戴其冠,必承其重。其余诸藩,有能如永乐帝一样王上加白的能力吗?”

    “可万一他们执迷不悟呢?”朱高煦皱眉道。

    “永乐帝的政令一旦颁下,不管诸藩如何选择,结果都已注定,执迷不悟在燕军铁骑面前也只是螳臂当车罢了,建文百万大军都没挡住,诸藩的几千到万把人护卫如何挡得住?除非诸藩联合起来,才能破罐子破摔,给朝廷造成麻烦。”

    姜星火淡淡地说道:“永乐帝要和平削藩,首先是不想让自己在史书上留下屠戮宗亲的恶名,其次才是顾忌尚未恢复的大明再次遭受战乱。”

    朱高煦捋着大胡子默然无言,半晌方才不甘问道:“如此杯酒释兵权的法子,就没有半点后遗症吗?”

    听到这个问题,姜星火难得认真,嗯,一半的认真,他摘下了一片叶子。

    “有后遗症,而且是对于大明非常致命的两点后遗症。”

    “这两点后遗症,会直接让大明国运短一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