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你的帝国 > 4.筑城

4.筑城

作者:冬眠的龙凰返回目录加入书签推荐本书
笔趣阁 www.cqzfgjj.com,最快更新你的帝国 !

    紫禁城,一座不存在的宫殿。

    这里甚至都说不上是宫殿,而是一座寻常的屋子,就是那些大太监,宫中的女官住都嫌小,现在却挤了好些个朝廷大员。

    屋里正中摆着一张大桌,上头铺着地图,只摆了算子,没放骰子,边上还摆着不少九镇的兵事公文。

    内阁次辅王祚远坐在圆凳上,一个刷成朱红色的象牙算子在他指头间转动,这厮前几天在朕面前转毛笔,毁了朕一身黄袍,还没找他算账呢。

    这个大明朝右相容貌平平无奇,撒进人堆里再难找出来,但他刚开口,屋中所有人就都自觉的看向他:“诸位,那今天军机处第一次御前会议就正式开始吧。”

    现如今六部的奏疏都要经由内阁票拟,再由司礼监批红,但杂务繁多,六部党争不断,事多推诿,很多要紧的事,都因为繁复的手续和官员怠政迟迟不能去做,所以这事在番婆子与王祚远说了以后,两人一拍即合,专门在御书房附近寻了个空房间,在此讨论军国机要大事。

    内阁草拟批文,总会牵扯到各方厉害,这些奏疏的抄本和原件通政司、司礼监都能经手,时常公文还没盖章,几个党派的头头就已经知道了,所以重要的事情关起门来开会,还是很有必要的。

    反正朕以前就经常喊人进宫密谈,干脆把御前会议常态化,于君于臣都方便些,山海关现在一年就要五百万两,而万历年间,九镇加起来也不过三百万两,多拖一年就是几百万两,这钱拿来赈灾修路该多好。

    孙承宗颤颤巍巍站起来,倒不是他老了,而是昨天和一帮考生趴在地上丢了一晚上骰子,腰背受不了:“陛下,老臣便先讲讲辽东的形势,去岁宁锦大捷,蓟镇将士幸不辱命,暂搓建虏锋芒,御敌于锦州、广宁,如今镇守关宁的是袁经略,他是臣拔擢的,守住宁远、锦州应当不成问题。”

    废话,辽饷一年五百万两,朕就是让玛纳守都守得住。

    “但一味防守,于复土无益,前些年王在晋曾想让臣在山海关外八里修筑一处新城,被臣否了,花费百万,复土八里,哪有这么打仗的。”

    建虏势大,朝廷天兵几次堂堂阵战都被摁在地上揍,很多务实、知兵的大臣渐渐都同意以守为主,伺机复土,倒是那些热衷于空谈、党争的清流叫嚣着三年复辽,可是要他们出银子助饷,上前线带兵,一个个又都不说话了。

    “要守锦州、广宁,就必须守住大凌河对岸的右屯,右屯就在海边,驰援容易,又能与东江镇互为策应,故而……”

    朕从指甲缝里挖出一团黑泥,弹到地上:“老师直说便是。”

    “臣恳请陛下,命经略袁崇焕,前往大小凌河边分别筑城,连接右屯与锦州。”

    原来孙承宗说的,还是那套筑垒推进战术啊。

    番婆子对这套做法很是不满,筑垒推进本质上就是靠砸钱把对手砸死,若是张居正主政时,国库充盈,倒是能一年几百万两的拿出去砸人,可现在摊派的辽饷都被蓟镇咬得死死的,番婆子不过砍了十八万两,就直接兵变,辽东将门俨然尾大不掉。

    筑城哪是那么简单的事情,要输送数万民夫到关外,不说人吃马嚼的米豆,光盐菜银就是不小的数目,到头来又是笔糊涂账,即便就地挖土伐薪烧砖,所需的工具也还是要从关内转运,大小凌河可不在海边,即便小船趁着每年凌汛之前向上游输送物资,河岸上可没天津那样的大码头来转运粮食。

    朕和番婆子研究黑海贸易时便知道,第聂伯河与顿河一年有四五个月会封冻,下游不能行船,便是南边的多瑙河,在冷点的年头也要冻上两三个月,再者多瑙河已经算西域的大江大河,却也只能行单排桨帆船,有些急流浅滩还要船员上岸拉纤。

    大小凌河又不是长江般的大川,朕怕是只能通行些舢板竹筏,那运力相较于几万民夫和几万大军,不啻于杯水车薪。

    北方的小船很容易翻船,为了稳妥,宁远军宁可从陆路一路吃一路运,也不愿意从天津运粮。

    这样的话,要往那片大工地上运输物资,就只能从陆路运过去,一路从通州穿过山海关,运到宁远暂储,再往锦州运,锦州再运往大凌河。

    粮草到位,就能开始筑城,但城筑起之前,不过是一片工地,难以据城守险,建虏若来,筑城的民夫兵丁就只能退入后方城池,拆起城墙来可比筑城快多了,到时候单日关宁军砌砖,双日建虏来拆墙,真可谓礼尚往来。

    你当皇极殿下有金矿是怎的?

    朕问道:“若筑城未筑好,建虏来犯,老师可有应付之法?”

    朕偷偷翻开札记,看了看蝇头大小的拂菻文,孙承宗该说招募京畿辽东流民了。

    新上任不到半个月的兵部尚书果然答道:“故而臣有三策,曰以辽人守辽土,曰以辽土养辽人,曰编练车营,到时以车营列阵,以逸待劳,黄太吉劳师远征,士马疲顿,便能一战。”

    孙承宗和袁崇焕都鼓吹辽人守辽土,说得好听,若是关宁军上下全是辽人,上下铁板一块,他们灭东虏灭了一半养寇自重怎么办?

    王祚远插嘴道:“关内辽东流民不少,很多都是身强力壮的男丁,因为不是身强力壮的……咳咳,总之万岁,臣与孙先生谈过此事,让老刘出点力,帮孙老先生编练三个步骑合成的战车师,番号就定为115师、120师和129师,人员就从辽民中招募,今年的武举人也派几个到战车师里,免得新军的军官度不够。”

    步骑合成?战车师?军官……度?

    番号朕倒是知道,虽说很多民间称军队都为某家军,某地军,但某家军这种说法官家是不会说的,因为有拥兵自重的嫌疑,虽说大明朝重文轻武了两百年,弊端无数,这种共识倒是仅有的几样好处。

    公文中要指某支军队时,总是称其所属卫所,或是主将姓名,不过团、营一层,大字不识的武夫们也想不出什么羽林、虎贲之类文绉绉的名字,除了上直卫的禁军,一概都是称其为第几队,第几标。

    几万人的大军,领军的都是文臣,还不至于连个番号都想不出,比方说刘之纶的新军不过一千多人,就敢自号黑天军。六百多倭人编成的步军营就想不出好名字,也不知哪里找了个秀才,送了两把倭刀,那秀才引经据典,给倭人取了个“一揆军”的番号,说是从史书中选的,寓意信奉切支丹和佛道的浪人同心协力,劲出一孔,但忍者头子中村太郎告诉朕,一揆在倭话里可以引申成举事。

    所以一揆军翻译成官话,就是闯军啊……

    也不知那闯逆高迎祥何时才能授首,自号闯王,干的尽是杀人放火的勾当,啊,天启朝日子那么难过,你不造反,朕刚继位你就造反,是说崇祯朝日子不如天启朝?不过番号起的再怎么威风,也不过是秋后的促织,叫不了多久,等到杨鹤在各县放粮赈济,陕甘的匪患会好起来的。

    王祚远解释道:“陛下,番号打乱顺序,是为防止敌人通过番号,判断一处战场上的兵力,取这三个数,是因为这三个数吉利。”

    吉利?你咋不叫666师呢,看北京城里那些拜上帝教的洋人会不会跳起来。

    左右并无下人,屋中大臣又都是熟人,朕像是在西域的行营中那般自在,毫无顾忌的掏了掏耳朵:“没钱啊,朕的辅臣大人,你说的师是一万多人一个吧?那光是成军就得十几万两,一年下来也要二三十万,加起来今年又是百万的开支,你看毕自严那张苦瓜脸,户部像是掏得出一百万两的样子吗?”

    王祚远看着孙承宗,脸上带着一丝坏笑:“户部没有,兵部有,今年的马价银只转了北平府几个县到户部,还有四十万两的进项,何况太仆寺还有两百万两积银,正好拿一半出来编练辽军的车营……”

    孙承宗脸立马变成猪肝色,编练车营的主意是他出的,兵部的太仆寺节慎库里又确有两百万两积银,要是拒绝怎么都说不过去,虽说他刚刚上任,但帝师是二进宫,更是三朝老臣,朝中关系很是不少,兵部的虾兵蟹将应该也不会和他对着干。

    “这……”

    节慎库的银子按例只能买马,但孙承宗自己提的练兵方案,哪有自己钱袋里捂着钱,还问其他部支借的道理,他深深看了王祚远一眼,把话都咽了回去。

    如果用辽东战事强压,问工部、礼部把银子凑一凑,再去户部刮刮太仓的底,倒是能把银子都凑出来,但之前宁远兵变的时候兵部已经把这几个部得罪光了。

    节慎库里二百万两银子,一分钱银子都不肯拿出来发军饷,现在再想借钱可就难了。当然,动用节慎库的银子要内阁和皇帝敲章,不能随随便便动,番婆子知道宁远兵变水很深,多少钱丢进去都是肉包子打狗,又允诺当时的兵部尚书王洽减秩一等去户部管屯田,替王洽背起过失,才下令让兵部不去动用积银,而是靠各部拆借发了军饷。

    但现在有朕点头,王祚远在内阁又是说一不二,从规章上来说这笔钱已经花出去了,而兵部上下今年肯定要紧巴巴的过,孙承宗刚上任半个月就送了兵部这么个大礼,只怕他仕途堪忧。

    王祚远端起茶,抿了一口:“孙先生既然是帝师,又主掌兵部,依晚生看,不如入阁来,陛下以为如何?兵部各司有侍郎、郎中们管事,先前王洽先生去了山海关督查一月余的军务,也不见兵部出什么差池,若是孙老先生觉得兵部那些人会摸鱼,晚生让六科和都察院多派几个御史和给事中去兵部监察绩效。”

    此人深不可测啊,比起入阁的圣眷,花光兵部小金库又算什么,只要不犯大错,任凭底下的人弹劾都不会有事,而底下的人想要怠工,王祚远又暗示愿意帮孙承宗处理刺头。

    唯一的问题是,皇帝会同意一个辅臣自说自话推选孙承宗入阁吗?简拔辅臣这么大的事情,就算朕让你推举,也不能关上门搞点密室政治就定下了,你让朕的面子往哪儿搁?

    番婆子:“你给我同意,这可是一百万两,你的猪脸值几个钱?”

    好好好朕同意。

    朕站起身来,规规矩矩躬身:“老师,您若是处理兵部事务还有闲暇,便请入武英殿值守,朕还年幼,政务尚不熟稔,还需要老师多多指点。”

    虽说朕没上过他一节课,但孙承宗是皇兄的老师,但朕和皇兄是一心同体的,这就是保甲制,所以朕也得叫孙承宗这老爷子一声老师,是为“连坐”。

    一百万两,要是兵部不自己出,其他地方可变不出这么多银子,虽说今年又加了三厘银子的辽饷,那也是今年刚加,要到明年才能收上来,远水解不了近渴。

    孙承宗再怎么淡泊名利,终究不能拒绝入阁的建议:“陛下,入阁之事,暂稍稍搁置,咱们接着说大凌河的事情。锦州终究离宁远远了些,孤城悬在敌前,一旦围死,守军便再难突围,但若能与大小凌河城互为犄角,除非建虏以倾国之兵齐出,否则兵分两处,必然处处空虚,正好聚齐大军,各个击破。”

    如果建虏举全国之兵,那不说国内汉民造反无人弹压,粮食就不够吃,围不了几个月就不得不撤下来,反正守军备好粮草,守上几个月应该不成问题,何况守城战建虏也不会抢到守军的死马,不像朕在西域那样可以靠吃马肉喝马血充作军粮。

    孙承宗在地图上画了两个圈,又添了一笔,把三座城池连起来:“待到大凌河修完,便可在右屯筑城,一旦右屯、大凌河、锦州连成一线,建虏就被封死在辽左,再难到广宁一带打秋风,之后是与东江镇左右进剿,还是从右屯沿辽河直击沈阳,届时再便宜行事,建虏不过是待宰的羊。”

    尽管三座城里还有两座只存在于纸面上,但这计划看起来确实可行,就按这法子来!

    孙承宗舔了舔不剩几颗的老牙,话锋一转,扭头看着王祚远:“只不过,先前臣只说了编练车营要一百万两,筑城的账还没算,臣估计,大小凌河筑城也要一百万两,虽说要到车营编练完才能开始筑城,不过这也就是明年的事,兵部马价银一年就四十万,剩下的六十万,还得小阁老帮衬,多去户部替老朽走动走动。”

    王祚远倒吸一口凉气,没想到在这儿等着他呢。

    朝廷里尽是人精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