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穿成书生郎 > 第145章 第145章

第145章 第145章

笔趣阁 www.cqzfgjj.com,最快更新穿成书生郎 !

    红砖开售以后,陆续有百姓前来采买定购砖石,村庄中掀起一股红砖瓦房的建造,而百姓投身于盖房子,朝廷也是喜闻乐见,官道建设也就有了稳定的收入作为支撑。

    方俞觉得修造工坊的徭役少了些,若是人手多点自然建设进程也能快速许多。之前按照最低标准用人还是因为财政紧张,时下有钱了自然洋气起来敢放公告招收工人修建道路。

    告示贴出去前来应聘的青壮力不少,因朝廷开的工钱多,再者秋收以后农活儿少了许多,家里也匀得开人手出来找事儿做。而修路说出去也好听,且不是以服务于朝廷的徭役身份进来做工,也能自有很多。

    很快方俞就招到了大批的人手,分了一大部分去修路,又分了些人手前去烧砖。

    水泥路也好,红砖烧制也罢,其实原材料就那些,待工人前来寻摸一阵子其实自己也能学会方法,但是这是朝廷管控的行业,寻常人一来是没有条件做这些,二来私自铸造是违法的,等同于卖私盐和铸钱,少有人敢在这上头寻富贵,所以方俞用人很放心。

    官道的修建进行的如火如荼,方俞连轴转了几个月,可算是能松快口气了。这不,又被召回了宫里。

    “这件事情你办的很好,当时你自请前去工部,朕还怕你吃不得苦,胜任不了工部的事宜,没曾想竟是胸有成竹。”老皇帝叫来了茶,让方俞喝“早知如此,朕一早便该把你调去工部。”

    方俞道“是陛下栽培的好,若无陛下信任,修建官道一事定然不能进行的这般顺利。”

    “工部上来的折子朕已经瞧过了,经费充足,路已经修过了望京驿,时下已是两个驿站之远。按照目前的进程,到年关可以修建到长平府。”

    “下官招揽了工人,年关修到长平府是完全没有问题的。只是修建到长平府后,尚且不知是往西边修筑往西北去,还是继续往南。”

    崇明帝顿了顿“爱卿以为当往何处?”

    “南边富庶繁荣,若是与京都连通,到时候贸易往来定然更加便捷。西北萧条,百姓生活苦楚,西边战事持续,若是往西衔接,届时押送粮草来往军报,以及对西北的控制和管理都有更大的作用。”方俞狡黠一笑“微臣不敢擅作主张。”

    崇明帝指着方俞,摇了摇头“你啊。”两厢比较,自然是往西北修筑更为实用妥帖,国家繁荣昌盛固然是好,但中央集权领土控制才是最要紧的。

    “你这阵子也不必日日往工坊跑了,人都比先时要瘦削了一层,隔三差五去巡视便可,留在宫里做事吧。”

    方俞其实想说虽然是晒黑了些,但自己并不是操劳瘦了,反而是运动多了身上养的肥肉已经变成了腱子肉,不过他还是笑着应承了皇帝心疼和夸奖,毕竟谁能抵挡皇帝的认可呢。

    崇明帝这阵子是人逢喜事精神爽,相比于年中之时事故频发的忧愁,今下是红光满面。

    官道修建的极好,从望阳驿到京城的那三十里路已经可以通行,放行了三日作为试用通行不收费,如今已在驿站安排了户部的官员理事收取过路费,水泥路已经开始回笼资金。

    红砖问世,朝廷多了一项财政收入,虽赚取的钱主要用于修路,但总归是为朝廷节省了大的开支且还有回赚,往后道路修建好通行路段变多以后,烧砖的收支便可以用作为朝廷的其余开销。

    再有一则,今年秋收除却夏季的雨水灾害,部分地区受了灾,其余地方粮食丰足,朝廷很快便囤积了足够的粮草押送往西北,供应于打仗。先时减免赋税的试点县城回馈良好,百姓缴纳赋税积极,比往年收税都要快的多,且因盐铁降低了价格,购买者增多,无心中竟还打压了私盐和私铁。秋收以后,满仓县的百姓马不停蹄准备种植冬麦,耕种十分积极。

    试点算是成功了,崇明帝决定趁着秋收结束,在北方一带颁布诏令减免土地赋税,鼓励冬耕,而南方一带则在年底减免,届时做到鼓励春耕,扩大开荒种地面积。

    一桩桩,一件件都让皇帝心情开阔至极。

    次日的朝会上,方俞受到了皇帝的大肆褒奖,御史台也很中肯的做出了附和,满朝文武便是不喜方俞,亦或者先时唾弃怀疑过别人的决定,今朝功绩摆在眼前也不得不赞叹一句方俞实乃是个德才兼备之人。

    皇帝有意提拔方俞往上走,初步定了工部侍郎一职,待到年底考评过后便可任职。其实在皇帝心中方俞的政绩已经足够坐稳工部侍郎的职位,但是毕竟年中的时候才升了一回,如今才隔几个月又升,有些说不过去,只怕朝廷有争议。

    这番退后一步,功绩又摆在了面前,朝中人自是没人敢多说一句什么,毕竟修路,丰入国库之事他们未曾干出点花样来。

    皇帝心情好,趁此机会便又升迁对官员做了些调动,让方俞高兴的除却自己年底能升任工部侍郎一职,自己办事得到应有的奖赏肯定外,盛甲要被调回京城了。

    此次秋收丰足的地区不算多,但是云城便在其中一个,这两年盛甲在云城政绩卓越显著,又有岳丈家提携,早已经从县令往上混到了雍江府挂职,只是还在云城管理事务罢了。

    如今考绩不错,朝廷缺人手,正好回来到户部做正六品主事。

    方俞在京城孤军奋战了这么久,如今好友要调遣来京,他如何能不高兴,再者户部也是个好去处,管理财政的部门,可是六部中的热门部门。

    他喜滋滋的听着皇帝的安排,圣旨出来以后,地方上的官员会尽快进京续职,三个月以内就要把事情办好,也就意味着他很快就能再见到盛甲。

    “可有事再议,无事便可散朝。”

    老皇帝安排完官员调遣后,朗声例行一问。

    “陛下,如今国库可见有所丰盈,次年春便是陛下大寿,臣认为可大办一场,庆丰贺寿。”

    有官员提及此事,立马便有人附和“臣附议,陛下日理万机,大寿应当好好筹办一番,也热闹热闹。”

    方俞闻声眉心微动,从喜悦中抽出身来,皇帝明年开春儿六十大寿了,按理来说这样的寿诞都会大半的,但是朝臣提出来的大办就会在大办上更加的隆重,说白了就是花钱啊。

    昔年皇帝例行节俭,普通的生辰办的都比较简单,大抵都是举办个阖宫夜宴,妃子儿女宗亲聚上一聚,但是皇室之人众多,也足够摆上七八桌。而这等大寿做宴,官阶高的话也是可以参加的,四品以上的官员都能参与,如果他年底升任于侍郎,也就是三品官儿,就可以来参加宴会。

    当然,说句飘忽的,依照皇帝对他的恩宠,便是自己还坐在这个五品的郎中上,皇帝也会特例让自己参加的。

    言归正传,皇帝闻朝臣提议,未有立即驳下,人老了就是喜欢热闹,放眼纪朝的历代皇帝,能活到崇明帝这个岁数的已经算是高龄了,自己当然是想好好操办一场,热闹庆贺一番的。

    但今下西北还在打仗,国库也是某些臣子不辞辛劳巩固回温的,这么快就大操大办,实在是有些难以同天下百姓交待。

    “热闹是该热闹一番,不过也不可肆意挥霍,一切尽可能从简而办。”

    方俞微微松了口气,还好皇帝还比较清醒,要是一口答应下大办,那到时候少不了又是几万两银子的开销。

    “陛下体恤爱民,只是不知此次寿宴由何人主事。”

    像是这样的宴享,一般都是有专门的部门负责的,光禄寺就是专门主管宴会举办,但是这样的大宴,只靠光禄寺卿管也是不行的,一般会再选些其他部门的人主事或者协助主事,一则显得更加的郑重,二则皇家盛宴,也不会出岔子。

    皇帝目光幽深,巡视了殿内立着的诸位大臣,像修路建设等苦事儿累事儿官员一般不喜去干,但是像办寿宴做庆典这样的事情就很热衷了。这样的事宜原本就是很高兴的,若是能让皇帝更加高兴一点很容易得到升迁,也很少会办的不好,因为都是有固定流程的。

    如此一比较,自然是这样的事宜更加容易办,可比吃力不讨好的活儿要强的多。大家都知道的好处,自荐的话就不太好了,一般都只能等着皇帝钦点。

    方俞瞄了瞄前头的一杆子大臣,那腰杆儿挺的笔直,脖子伸的老长,头颅高高扬起,满脸写着陛下看我,看我,这题我会,让我来秀一把。与之先前水患路滑时如同鹌鹑一般恨不得缩到角落去的模样截然相反。

    他微微叹了口气,不愧是老油条,也这样像他这样的小年轻才会自请前去工部吃苦了。

    正值他摸鱼开小差之际,一道熟悉的目光便从他的头顶扫过,方俞暗道不妙。不是吧,他都站到大殿外的高台上了,皇帝还能扫见他。

    眼保健操做多了吧!

    老皇帝何其精明,本想丢个香饽饽给方俞,便当是奖赏了,却是没曾想那小子竟然暗暗躲了躲。

    他心中又气又好笑,想着方俞花样什儿多,应当可以把寿宴办理的很好。不过思及他着实主理的事情不少,工部忙碌,还得盯路,总也不好安排太多事情过去把人累垮了,于是便收起了心思。

    “此事便让太子主事,交于光禄寺办理吧。”

    方俞长松了口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