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土地神的世俗生活 > 第四十二章 带角的屎壳郎

第四十二章 带角的屎壳郎

作者:桃花庵庵主返回目录加入书签推荐本书
笔趣阁 www.cqzfgjj.com,最快更新土地神的世俗生活 !

    俗人和土地神,两个身份,很多时候刘道德自己都有些混淆。

    作为俗人,自己应该还是合格的。作为土地,绝对不及格。事实上到现在为止,他也并没有完全领悟土地神到底该干什么?

    助人为乐,惩恶扬善;路见不平一声吼,神挡杀神佛挡杀佛;以拯救地球为己任,内裤反穿当个超人!!难道这才是土地神该做的事儿?

    这样的土地,或许符合大多数人的愿望,却不是刘道德想做的。

    比起这些,他目前更愿意做一个俗人:种些田地,养些鸡鸭,每日优哉游哉的度日。仰看天上云卷云舒,去留无意;静观花开花落,宠辱不惊。

    俗人也有俗人的精彩,与其坐在高高云端修道,不如大隐与尘。

    以俗观道,以心求道,处处是道,什么地方不是修炼?

    谈论完鸡蛋的事儿,林小桐又从背包中掏出几张照片,开口询问:“你看看这几张照片上的昆虫,河东刘村有哪一种……”

    刘道德接过照片,看了最上边那张一眼,扑哧笑道:“这不是屎壳郎嘛,你还准备在网店卖屎壳郎呀。”

    只见照片上的昆虫体型硕大,颜色暗红,头上长有一只四五厘米的独角,看上去相当威武。

    “不是屎壳郎,你看清楚点,这是独角仙。它模样和屎壳郎有点像,但是独角仙长有一个长角”林小桐赶忙解释。

    “对呀,就是它,长角的屎壳郎,怎么,这东西网上也有人买?”刘道德有些诧异的反问。

    “真的,河东刘村有这种昆虫。”林小桐不再纠结名称问题,有些激动的问。

    “当然有,等五分钟,我给你捉几只来,你看看是不是。”刘道德回应一句。

    “好,我在院里等着,你快去快回。”林小桐催促道。她刚才只是一时沮丧,萌生放弃创业的念头。现在见峰回路转,陡然兴趣高涨。

    刘道德得了命令,提着塑料袋直奔路对面的树林。三两步,来到一株皂角树前。

    这株皂角树至少有四五十年的树龄,脸盆粗细。此刻大树背阴面的树皮上被咬出几道口子,流淌着树汁。七八只带角的屎壳郎聚集在那里。

    不用神识,他就知道这里夏天肯定有屎壳郎,小时候刘道德经常来这里捉屎壳郎喂自家柴鸡吃的。

    这东西模样凶悍,其实不咬人,伸手划拉两下,七八只屎壳郎就装进塑料袋。他提着返回院中。直接往桌子上一扔,道:“你看看,这屎壳郎和你照片上的一样不?”

    “还真有”林小桐仔细对比,确认对方捉的正是独角仙。随即她又想起一个重要的问题:“你们这里独角仙多吗?”

    “多,现在白天,大部分屎壳郎都躲在草堆里,想捉的话等晚上,一晚上捉个二三百只还是不成问题的。”刘道德回答。

    他丝毫没有夸大,这种屎壳郎是有名的害虫,不但吸树木汁液,还经常啃食梨子。

    有时候,上百只屎壳郎群居,一晚上,能把一棵树的梨子啃坏完。

    “这么多”听完他的讲述,林小桐完全忘记了在土鸡蛋上遭受的挫折,庆幸自己刚才没有直接离开。

    “当然,现在是屎壳郎最兴盛的季节,等秋收后就少了。”对于这东西,刘道德还是相当熟悉的。

    “那独角仙幼虫呢,应该也有很多吧。”林小桐抽出第二张照片。

    上边一只乳白色的虫子,鸡蛋大小,有点吓人。

    “这就是独角仙幼虫……夏天好像没有,一般都是秋冬季节很多的,它们藏在草堆里。”这种白白肥肥的虫子,刘道德见到过的次数不少,一直不知道是啥东西,今天才知是屎壳郎的幼虫。

    “你把这些照片看完,剩下能不能在河东刘村找到。”

    刘道德耐着性子把剩余照片翻了翻,随后回答:“这个是瞎碰,学名金龟子,可以捉到的很多,这个带银星的,我们叫顶顶壳郎。还有这个叫吃鱼郎……不是,这些东西网上真有人要吗?”刘道德把照片看完,有些难以置信的问道。

    “当然了,这些都是我从别人家掏宝店里查到的,现在有城里年轻人追求时尚和独特个性,饲养昆虫当宠物的有很多。”

    “这些人真是闲的……那啥疼”话说到一般,刘道德才发现在女孩子面前说脏话不礼貌,硬生生转折:“好吧,我承认自己落伍了”

    看时间差不多,他扭身进厨房做午饭。林小桐也算赶巧了,自己今天早上捉有四五十只嫩知了,本来打算中午炸着吃。

    话说随着夏季的到来,地底知了也纷纷破土而出,蜕壳后爬上树顶,发出尖锐的声音,向人类宣告它们的存在。

    对于这种情况,河东刘村村民只用一个字回应,那就是:捉。

    因为靠着水库,河东刘村很多地方都属于沙土地。这种地土壤松散,很适合知了的生存。

    到这个季节,村里大人小孩齐上阵,手持电灯捉知了。

    不费啥力气,一个人晚上忙乎几个小时,就能捉个几十上百只。

    早些年捉到知了,基本上都是弄回家自己炸着吃。这东西用油一炸,外焦里嫩,绝对是难得的美味。

    当然这东西偶然吃几次就可以,没有哪家会天天炸……倒不是不喜欢吃,关键是费油。

    后来镇上有人收购活知了,一个一毛钱。

    这下村里人捉知了的兴致更加高涨,一晚上能捉大半夜。有些胆大的甚至约伴儿去山上捉,运气好的话,一晚上能卖一二百块钱。抵得上人干几天活了。

    不过这东西年年被捉,仍没见减少的迹象。主要原因还是河东刘村杂七杂八的树木比较多,像陈刺、白残花等灌木丛,知了也会在这上边蜕壳。

    晚上人眼视力所限,只能在大树上捉,灌木丛里枝叶茂密,很难发现知了的存在。

    这项活动,刘道德以前年年参与,也就今年没怎么出手。

    屋里这些,还是早上在自家陈刺篱笆上找的。

    不过他没动手,吃货这些天却吃了个饱。

    这院子里,知了也不少。放眼望去,地面上到处都是大窟窿小眼睛。尤其是篱笆墙边那几株大杨树周围,简直密的像网眼。

    这几天吃货根本不出去捕猎,晚上就守在大杨树下。看到知了钻出来,吧嗒一口,吞下肚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