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重生之侯门邪妃 > 第二十三章 王妃上朝

第二十三章 王妃上朝

笔趣阁 www.cqzfgjj.com,最快更新重生之侯门邪妃 !

    婚后的几天,秦绾已经完全适应了这种生活。

    原本她也不是没有在王府住过,主院更是她自己设计的,不同的也就是换了个房间……好吧,还有多了个男人。

    摄政王府的产业秦绾早就接手了,龚岚摆平了账目,让李少游把原先各处安插的人都拔除了之后,账本就慢慢地转交给了秦姝,连同秦绾自己的产业一起。

    秦姝并不是绝顶聪明,对做生意很有天赋的人,但她努力,学得认真,不需要让她把店铺做多大,只是监管账目的话也算中规中矩,毕竟,秦绾身边实在找不出这方面的人才了,原本龚岚不错,可惜被李暄预定了。

    不过,龚岚的才能给她当账房确实也有点大才小用就是了。

    王府没有别的主子了,在偏院住着的那位夫人更是和隐形人似的。她不是没有心计,只是这点儿小心思在偏远的宁城也罢了,到了京城实在是不够看。李少游只吩咐了伺候她的下人闭紧嘴巴,不听不说,不让她出门,锦衣玉食养着便是。至于收买……她有什么资本收买摄政王府的下人?

    白莲小产了,虽然性命无碍,但因为处理得漫不经心,她又受了凉,大夫来看了说,以后恐怕不能再生育了。

    秦绾也不想理会大婚那天究竟是意外还是存心,一片淡淡的,也没说要怎么处置。不过,下人们是最会看人脸色的了,就算秦绾什么都不说,也不会妨碍他们做点什么。当然,没人敢直接虐待白莲,只不过,白莲要是说一句现在吃不下,那她这顿饭就不会有人再送一次,她说水太烫,那换上来的就会是冷水。

    摄政王府的下人,绝对都是谨守本分,不自作聪明的!

    要不是白荷还算得宠,只怕白莲要吃的苦头更多。

    也就是白荷这位表小姐还算是半个正经主子了。

    李少游也是聪明人,摄政王没有什么亲人,势力毕竟单薄了些,二小姐比大小姐聪明多了,也识相多了,好好养着用来联姻也是一条不错的路。

    而白荷其实对摄政王府的处置挺高兴的。

    虽说她和白莲是双胞胎姐妹,可母亲一向喜欢白莲,对她不怎么看得上眼,或许是因为白莲的性子和母亲如出一辙,看不惯她这个毛毛躁躁的野丫头吧。尤其当初白莲做了太子侧妃,母亲就更不记得还有她这个女儿了。要是真一直这样也罢了,可太子被废,白莲被幽禁,这个母亲倒是想起来还有一个女儿了!

    白荷分得清谁对她好,要真是关心她照顾她的母亲和姐姐,哪怕是再糟心的母亲和姐姐,她也不会不管,可是没用的时候总忘了她,有用的时候又想利用她的亲人,她凭什么要乖乖听话?大不了,摄政王府养她们一辈子衣食无忧,也对得起十几年养育之恩了!

    至于自己,白荷完全不觉得需要操心。

    反正亲亲表嫂肯定不会坑她的,她可没有母亲和姐姐那么多不切实际的幻想。真爱?能当饭吃吗?野心?也先看看自己有没有那个能力!白荷不在乎联姻,她有摄政王府做靠山,不管跟哪家联姻,夫家都会把她高高捧起来当菩萨供着的,只要自己不去作死,一辈子都能平安富贵,有什么不好的?

    人呢,没那个能耐,就别想要的太多了。

    白荷不怕人说她没志气,可事实确实是大树底下好乘凉嘛。何况,这世上九成九的女子,还不都是这么过的?只要自己立得起来,身后靠山不倒,也没见几个特别惨的。

    三天时间,秦绾已经将王府打理得井井有条。她陪嫁过来的人也都放到了合适的位置上,不过主院的人几乎全部换了一批。

    李暄本来就只有两个小厮伺候,有了主母,秦绾就直接把他们放到了书房去,主院里的大丫头就是荆蓝、蝶衣、秦姝、夏莲四个,二等丫头除了碧澜轩带来的两个,又留下了几个原来王府里的,都挑的年纪比较小的,让夏莲带着。毕竟秦绾身边的大丫头年纪都不小了,若是有好机会,她也不会阻碍了属下的幸福,还是要提早先培养几个出来。

    自从宇文雄落网后,顾宁就从皇宫里搬了回来,和执剑一起,继续担任秦绾的侍卫。

    顾宁武功够好,但出身江湖,眼界却不够,摄政王府显然是个能让人迅速成长的地方。

    摄政王大婚,顾月白虽然还没上京,但也派人送了一份重礼来。当然,有多少礼物都是李少游代为处理的,顾月白一介白身,礼物能直接送到秦绾手里,知道的人也要暗中衡量一下顾家的未来。

    这天下午,秦绾在书房刚刚写完一张字,就看见李暄似乎根本不像是在处理公务的模样,不禁好奇地凑过去看。

    “过去坐好。”李暄头也不抬地道。

    秦绾扫了一眼就看到他是在画画,画的正是刚刚在窗下临帖的自己,随即笑道,“我说,你行不行啊?一点儿都不像。”

    “哪里不像了?”李暄反问道。

    “我刚刚出去过,穿的根本不是这种水袖长裙好吗?”秦绾指着画面认真道,“写个字还要拉着袖子,你不觉得很傻吗?”

    “这姿势比较好看?”李暄想了想道。

    “噗——”秦绾被他气笑了,“既然你是自己想象的,还要我坐回去干嘛?又不是照着我画的。”

    “衣服不是,可人是。”李暄答道。

    “所以,你是在一边画画一边想象我不穿衣服的样子?”秦绾沉默了一下才道。

    “……”李暄无言,明明是换了一件衣服好吗?

    “不脱,怎么穿。”秦绾白了他一眼。

    “你不穿衣服的样子我看过,不用想象。”李暄一本正经道。

    “光天化日耍流氓啊你!”秦绾抓起画纸直接往他脸上拍。

    “我画了一下午的!”李暄抗议。

    “不许画!”秦绾瞪他。

    “你绣的香囊我都好好戴在身上。”李暄一脸委屈地指指腰间的配饰。

    香囊倒是很精致,只不过……颜色却是水嫩嫩的粉红色,上面还用金线绣了一只猪头,虽然寥寥几笔,却憨态可掬、活灵活现。要是这样的香囊给秦珑佩着,见到的人只怕都会说句“小姑娘好可爱”,可佩戴的人是李暄,是摄政王……今天一天,凡是见过李暄的人无不风中凌乱半天说不出话来。

    秦绾干咳了两声,眼珠子一转,很无辜地道:“我自己不也戴着嘛?”

    她绣的香囊是一对,自己这个是草绿色的,上面绣了条——猪尾巴。

    李暄的眼神有点郁闷,跟自己这个放在一起的话,确实看着也挺可爱的,但是……单独看,谁知道那条弯弯的东西是猪尾巴啊!

    “不要还给我。”秦绾一伸手。

    “不给。”李暄立即道。

    不就是个粉红色的猪头香囊么,就算戴着去上朝,那个敢当面说半句?

    至于背后……谁人背后不说人是非?谁人背后不被人说是非?真的无所谓的。

    何况,这个香囊里装的可是“结发”啊,怎么可能不戴。

    “王爷、王妃!”就在这时,书房的门被敲响了,外面传来莫问熟悉的喊声。

    “进来。”李暄淡定地折起画了一半的画纸,压到了书本下面。

    秦绾整了整衣服,继续回去临帖,一副雍容高贵的模样。

    “王爷,出事了。”莫问大步走进来,一向冷漠的脸上难得地显出了几分焦虑。

    “这时候能出什么大事?”李暄皱了皱眉道,“镇定点。”

    “是,王爷。”莫问顿了顿,随即深吸了一口气,沉声道,“北燕起兵了。”

    “起兵了?”李暄一愣,确认似的道,“你说的‘起兵’是什么意思?”

    去年秋天开始,北燕扣关,小规模的战事在边境偶有爆发,不过因为太上皇从南线大营抽调了兵马北上,加强了各处防线,一边操练静待开春出兵,所以损失比往年轻得多。年前,北燕兵马大半都已经撤回了国内准备躲避寒冷的雪季了,而现在是二月,北燕那边应该还是非常严酷的环境才对。

    “启禀王爷,北燕以皇太子宇文忠为元帅,起骑兵二十万、步兵十万,嘉平关危急!”莫问道。

    “北燕疯了?”秦绾脱口而出。

    这冰天雪地的,别说步兵了,骑兵都完全没有速度和冲刺力,攻城方和守城方面临的压力根本不能相提并论!

    “因为,今年嘉平关以北,没有下雪!”莫问道。

    “为什么不早报……”秦绾说到一半,不觉哑然。

    为什么没有早报上来?可去年秋天开始东华经历了废太子宫变、登基大典的北燕刺客、紧接着过年、摄政王大婚,再加上边关的形势比以往任何一年都要平静,如果是北燕人的动静或许没有人会耽搁,可“今年冬天北燕没有下雪”这种看起来无关紧要的小事,谁有那个心思专程递个折子上来说一声?不怕被摄政王觉得干拿俸禄不干实事吗?

    然而,正是因为这个冬天北燕反常得没有下雪,才会有这场半国兵力之下的南征。原本李暄也是承袭了太上皇之前的计划,准备等北燕熬过这个冬天,粮草不济的时候出兵北伐的,可北燕却抢先一步出兵,正好卡在了东华之前,最难受的这个时间。要是往年,北燕那绝对是自己找死,齐膝深的雪地里,移动都困难,骑兵还想冲锋?那什么云梯攻城车之类的攻城器械也完全无法使用,东华只需要紧闭关门,等着北燕把自己作死就行了。可今年……关键是没有下雪!

    如果只是气候的寒冷,终年酷寒之地的北燕人显然更适应良好,虽然东华的士兵在关内,可打起来的时候,城上城下的,气温还能不一样吗?

    “宇文雄那个藏起来的东西,会不会和这次北燕来势汹汹的战事有关?”秦绾又道。

    “不好说。”李暄沉着脸摇摇头。

    他很清楚,这次嘉平关的危机不仅仅是外忧,还有内患。

    太子谋反,皇族死伤殆尽,幼主登基,这样的大事,要说对边关的军心没有产生影响,那绝对不可能,怕是那些将军心里也未必没有不安。

    “正式的告急文书大约今晚就会送到兵部,暗卫的飞鹰传书也只堪堪快了半天。”莫问道。

    “本王知道了,立即去请凌元帅和江相过府,可以先透露一下内情。”李暄道。

    “是。”莫问立即领命而去。

    李暄揉了揉太阳穴,看着秦绾,眼神中闪过一丝抱歉。

    看起来,最近真的不是什么黄道吉日,才新婚呢,北燕就打过来了。

    “我说过,我不信那些神神叨叨的钦天监,既然北燕要自己来找死,那么,就把他们杀回去,杀得他们下次再不敢来。”秦绾抬头笑道。

    “说的是。”李暄也笑了笑。

    反正,迟早是要打的一仗,如今不过是被北燕钻了个空子,抢了个先手而已,谁胜谁负,尤未可知。

    不到半个时辰,江辙和凌从威就先后赶到了。

    “坐吧。”李暄伸手将莫问带来的纸条交了过去。

    江辙看完,顺手递给了凌从威。

    “这……北燕是早有图谋啊,三十万大军可不是一时半会儿能集结起来的。”凌从威说着,端起茶杯喝了口热茶,突然抬头,才看见端茶来的人竟然是秦绾,楞了一下才赶紧起身道,“多谢王妃。”

    “凌元帅不用客气。”秦绾笑眯眯地在李暄身边坐了下来。

    “北燕早有准备,难道是算准了今年不会下雪?”江辙冷声道。

    “这个……”凌从威也觉得很矛盾。

    嘉平关外那块地方气候寒冷,每年从十一月下旬开始就会落雪,一直要持续到第二年三四月才会慢慢回暖,千百年来一直如此,或许雪量有多有少,日期也或有提早推迟,可像是今年那样,直到二月中了居然还没下过一场雪,简直可以说是神迹!

    要说北燕提前一两个月就在调动大军了,这可能吗?

    北燕的冬天原本就缺粮,大军调动耗费粮草辎重无数,若是不能确保必定能出兵,这样的消耗谁能负担得起。

    “有没有办法让老天不下雪?”李暄转头道。

    “问我?”秦绾好一会儿才反应过来,指着自己的鼻子,哭笑不得道,“你不如问我,能不能让天永远不要黑?”

    “圣山的各种杂学很多。”李暄很无辜地看她。

    当然,这种时候,确实不适合开玩笑。秦绾皱着眉想了好一会儿,才道,“如果只是让一场雨雪消散,或者延迟提早,应该还是有办法的,可是,让一个半年被冰雪覆盖的地方不下一场雪,人力根本不可能。”

    “那是老天爷都在眷顾北燕吗?”凌从威很郁闷。这大半年来,东华已经很倒霉了吧。

    “如果北燕是小规模出兵,那可能是巧合,但是调集三十万大军南下,事先不确定今年不会下雪,北燕皇没那个魄力。”江辙斩钉截铁道。

    “本王也这么认为。”李暄赞同道。

    “王爷,先不管天气,北燕三十万大军南下已经迫在眉睫,先御敌才是最要紧的事。”凌从威抱拳道。

    “元帅说得不错。”李暄在书案上铺开了地形图,示意他们都坐过来,一边指着地图北面道,“北燕入侵我国,常规的路线有两条,一条是直接打破我国北方第一防线苍茫关,后面就是我国的粮食来源,而且地形宽广,无处可守,如果有大队骑兵,可以一路如入无人之地,直插东华腹地,好处当然是巨大的。”

    “苍茫关从东华建国以来,从未被攻破过一次。”江辙道。

    苍茫关一破的后果,北燕知道,东华当然更知道,所以历代皇帝对于加固苍茫关的城墙军械从来不吝啬,而且常年派驻重兵名将,苍茫关的军队,不论饷银还是军备,都是头一份的。那里关乎的是东华的生死存亡。

    可以说,如果东华内部不出问题,想要以武力强行攻破苍茫关,几乎是个不可能完成的任务。别说三十万大军,就是北燕连自己后方的草原民族都不顾了,倾国之兵南下,也不可能。苍茫关的兵力补充是非常快的。多少代人的努力,将这道防线建造得如同铜墙铁壁一般坚固无比。

    “所以,北燕选择的是另外一条路。”李暄的手指移动过去,一面继续说道,“绕过沧澜山,攻打嘉平关。嘉平关因为地形原因,放不下太多人马,只有两万驻军,北燕三十万人虽然也无法一起上,但足以用车轮战日夜不间歇地攻击,就算累也能累死守军。”

    “嘉平关不适合骑兵。”凌从威道。

    “虽然,嘉平关后也是大片山林,地形复杂,但如果北燕的目的不是像往常那样捞一票就走,那么,嘉平关总比苍茫关好打。”李暄无奈道。

    “说的是。”凌从威伸手在地图上用力一点,沉声道,“北燕出兵太急,虽然我们现在收到的消息是嘉平关危急,但很有可能当援军赶到时,嘉平关已经陷落。但无论如何,不能让北燕的骑兵跨越江阳城。”

    “是的。”李暄点点头。

    江阳,江州的治所,江阳城之后,就是适合骑兵驰骋的平原地带了,要是放北燕那二十万骑兵进来肆虐,后果不堪设想。无论如何,必须将北燕军挡在江阳城以北。

    “好在太上皇原本就打算拿北燕开刀,南线大营抽调北上的那十万大军应该也适应了北方作战,虽然北燕抢了先手,但兵力上,我们并不吃亏,只是需要调集的时间。”凌从威道。

    “那就寄望于嘉平关的守将多撑几天吧。”江辙道。

    凌从威无语,虽说是这么个理,但这话就不能说得委婉点吗?

    “还有,援军主将派谁去?”江辙又道。

    北方的军队派系林立,加上连年和北燕作战,都是血里拼杀出来的骄兵悍将,随便派个人去,他们肯定是不服的,但要是直接从中挑一个,却没有一个能让其他人都服气的主将。

    “本王亲自去。”李暄淡然道。

    “王爷去?”凌从威吃了一惊,下意识地道,“还是让臣……”

    “本王虽然没有上过战场,但并非一窍不通,更何况,这场战事也并不需要主将如何运筹帷幄,最重要的是压服那些骄兵悍将,要不然,京城弱于边关,会变成一大隐患。”李暄挥手打断了他的话。

    凌从威闻言,也沉默下来。

    确实,京城刚刚经历了废太子谋反一事,皇族几乎死伤殆尽,登基的小皇帝根本还是个孩子,要是李氏皇族镇不住边将,万一让他们滋生出一些不该有的念头,那可是比北燕大军南下更危险的事。再说,他的儿子凌子霄虽然是摄政王的人,但在这种情形之下,如果他得胜归来,那才真叫功高震主!

    然而,他还是看了笑吟吟的秦绾一眼。

    新婚三天就准备出征分离,摄政王妃也不好当啊。

    “那就这样定了。”李暄说道。

    江辙不置可否地点点头,起身告辞。他要忙的事情还很多,皇帝年幼,摄政王出征,那么,朝堂上的事务谁来处理?不管安排多少个辅政大臣,丞相都是要挑头的那一个,可以想象之后的日子会有多忙。

    养病?江辙第一次觉得有种被人坑了的郁闷。之前二十四年任劳任怨是要报仇,凭什么现在还要劳心劳力?

    好吧,现在是为了女儿。

    很快,凌从威也告辞了,就算他不出征,可至少要安排调兵遣将的事,而且看摄政王的意思,凌子霄估计是要随军出征的。他就这么一个儿子,虽然摄政王肯定不会推他去太危险的地方,可毕竟是第一次上战场,还得抓紧时间多讲点经验才好。

    “你跟我一起去?”李暄抬了抬头。

    “怎么,刚刚才成亲,你就想抛下我一个人独守空闺吗?”秦绾挑了挑眉。

    “那就一起。”李暄拍板。

    除非秦绾不想去,否则,他自然要带着她的。于公,那么好用的幕僚兼任刺客,还能附带一群高手的人去哪里找?于私……这一去少说也要几个月,见不到面的日子也太难熬了些。

    反正,李暄是不担心秦绾的安全的。要是他带在身边而且武功高强的王妃都要出事,但东华的军队距离溃败也没什么两样了。

    “正好,也让他们去见识见识。”秦绾又笑道。

    “嗯。”李暄赞同。

    沈醉疏、顾宁、凌子霄、朔夜,以后都是要往将军这条路上走的人,自己武功再好、理论学得再好,没有真正在战场上拼杀过,终究难成大器。

    ·

    第二天一大早,大朝会。

    除了早有预料的江辙和凌从威,所有人看着御座下首多出来的那张椅子都眼角不停地抽搐。

    “陛下驾到!摄政王驾到!”随着内侍的声音,绷着脸的小皇帝当先走出来,后面则是李暄和秦绾。

    就像是大婚当天那样,一身深紫色王袍的摄政王携着同样一身正红色朝服的王妃的手,并肩走进来,十指相扣,旁若无人。

    连秦建云都暗自咬了口舌头,苦笑不已。

    他的女儿,还真的堂堂正正走到金銮殿上来了,而且站的位置比他还高多了!于是他到底应该觉得骄傲还是自卑?

    众臣都是一脸诡异地行完礼,李暄还来不及开口说话,就有个不知死活的官员迫不及待地跳了出来,大声道:“启奏陛下,臣御史中丞常连宇有事起奏!”

    “准。”李镶看了一眼李暄,见他面无表情,并没有阻止,犹豫了一下便轻声道。

    早朝上,李暄也真不是让小皇帝乖乖闭着嘴当木偶,只不过大部分时候,真正重要的事务,大臣直接问的就是摄政王,根本没有给李镶插口的机会,就是偶尔杜太师一派的人找到机会想要李镶拿回一点主权,可问题是,一个从未受过期待,顶多只能算是识字的小孩子能回答那些问题吗?哪怕在朝臣看来,真是再简单不过的事了。

    何况,李镶毕竟只是个孩子,十一二岁的男孩子自尊心很重,李暄虽然没有给他什么权柄,但至少足够尊重,尤其登基大典上秦绾的侍卫很温柔地保护了他,狠狠地刷了一把好感度。可是杜太师这个老头子呢?明知道他不懂,偏还要每每为难他,他没办法只能说“请问摄政王如何处置妥当”,还要受到失望的目光洗礼。

    久而久之,次数多了,连李镶都对杜太师看不顺眼起来。

    偏偏,杜太师一派人还茫然不觉,只痛哭哀叹着皇帝不争气,胸无大志,不堪为帝。

    “陛下,摄政王妃一介女流,如何能坐在金銮殿上?”常连宇一挺胸,慷慨陈词,“即便是安国候世子,可世子没有官职,也同样没有上朝的权力!这岂非是母鸡司晨?”

    “放肆。”李暄并没有特别提高声音,语气中也不带怒意,只是平平常常地说道,“你把本王的王妃比作前朝武后吗?那你当陛下和本王是什么!”

    “这……”常连宇闻言,鼻尖顿时冒出汗珠,顶着威压,他一咬牙,又道,“是微臣失言,然,我朝铁律,后宫不得干政!”

    “是后宫,管不到本王的后院。”李暄淡然道。

    “……”不止是常连宇,所有人都无语了。

    摄政王您太会强词夺理了,祖上定下的“后宫不得干政”,其实应该是“女子不得干政”,可谁知道皇后皇妃都没做到的事,一个王妃却做到了?

    “江相对此有意见吗?”李暄问道。

    “没有。”江辙很干脆地回答。

    “凌元帅呢?”李暄又问道。

    “微臣……附议。”凌从威默默地抹了把汗。让他选的话,他当然是有意见的,可这不是不由他选吗?做人,还是识相一点才活得长久滋润。

    “陛下意下如何?”李暄道。

    “朕……”李镶一下子身体紧绷起来,偷偷抬头看了秦绾一眼,对上那双含笑的眸子,莫名地心情一松,脱口道,“朕没有意见。”

    “正好,本王也没有意见。”李暄慢吞吞地道。

    常连宇愣住,不明白他的意思。江辙和凌从威都是摄政王一系的人,他们装聋作哑是应该的,可朝堂也不是三个人就能说了算的吧!

    “陛下、文臣之首、武将之首、宗亲之首都同意的事,还需要质疑吗?”李暄淡然道。

    “……”常连宇被噎住了。

    能这么算吗?可一下子好像真不知道该怎么反驳。

    “北燕三十万大军南下,嘉平关岌岌可危,你们还有心情纠结这点小事?”李暄一声冷哼,抛出了准备好的炸药。

    “什么?北燕大军?三十万?”这句话一出,朝堂上顿时一片哗然,除了早已知情的江辙、凌从威和兵部尚书之外,所有人都乱了,谁还有空去纠结秦绾有没有资格上朝的问题?

    李暄和秦绾对望了一眼,挑挑眉,目光带着笑意。

    说起来,在这件事上,北燕倒是帮了他们一把。

    今天这些朝臣放过了秦绾能不能站在金銮殿上这件事,那么,先例已开,自然有一就有二有三,下一次他们也没有资格再来旧事重提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