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www.cqzfgjj.com,最快更新穿越之再造大明 !
在有据可查的史料上,“台湾”这一名称的出现不过3oo多年。? ? 但是史书证明人民对台湾宝岛早有称呼,历史上对台湾的称呼有近十个。 在古老的中国出现国家机器时,就把中国划分为九州管理,记载这一史实的是中国最早的史书之一《尚书·禹贡篇》。九州中的扬州管辖范围北至淮河,东面至海。书中的“岛夷卉服”就是指台湾。康熙33年(1642年)高拱乾主修的《台湾府志》中表示,夏商时期的扬州包括台湾。“岛夷”,台湾的第一个名称。《史纪·秦始皇本纪》中记载的徐福上书中所称的海上有三神山:蓬莱、方丈、瀛洲。后人认为“瀛洲”即为台湾。作为专门的历史地理书籍记载台湾的是在《前汉书》。进入汉代,关于台湾的记载开始多起来。在《前汉书·地理志》中有这样的记载,在会稽海外有“东鯷人”,分为2o余国,“以岁时来献见”。后来许多学者认为“东鯷”应该指的就是台湾。在《后汉书·东夷列传》中,更是把台湾分为三部分,“东鯷”即为北台湾,“夷州”为中台湾,“澶州”为南台湾。直接描述台湾情况的是在三国时期。三国鼎立时期,东吴位于江南,管辖范围包括会稽和东南沿海地区。东吴和海外的关系较为密切。《三国志》中谈及在孙权黄龙2年(23o年)派军队出海远征夷洲。不少学者认为“夷洲”就是台湾。三国东吴临海郡太守沈莹可以称之为最早的台湾学者,在他的《临海水土志》对当时被称为“夷洲”的台湾情况有着专门记载,只是此书已经流失,主要内容记载在《太平御览》之中。从所记内容来看,这是当时最完整的关于台湾的文字资料。当然也有人说此时的“夷洲”就是广东或海南某地,但是从方位、气候、地形、古迹、物产、习俗等方面考证,应该是指台湾。颇有大志的隋炀帝,施政并无多少值得夸耀的纪录,但对外对内征战却有特殊的喜好,当然也对早有前朝前代所关注的台湾起兵。据《隋书·东夷传》所载,隋炀帝曾于大业6年(61o年)动远征琉求之战。“琉求”是何处?历来争议较大。但绝大部分学者都认为“琉求”即为台湾,而非日本琉球。不管如何,隋代对台湾已经相当了解。在《宋史·外国列传》中则明确记载,琉求国在泉州之东,有海岛称“澎湖”,烟火相望。赵汝适的《诸蕃志》中也有类似的记载。
可以说,台湾是中国人最早开的,这一点毋庸置疑。
这一天,郑和按照朱允文的吩咐,带领一支一千人的队伍,乘坐蒸汽船从长江口出往台湾而去,两地相隔不远 ,水手又是经验极为老道的,所以度很快,也没有遇见什么特殊的情况,这一天,大家一到甲板上,就看到了远处的轮廓,毫无疑问,那里就是台湾岛了。
“大家打起精神来。”郑和说道:“皇上给我们的任务大家也都知道了,说白了就是向他们宣传皇上的政策,允许他们出海,这点大家应该没什么疑问吧,还有就是,这个岛上民风都比较彪悍,大家注意不要起冲突,不然我不好处理。”
这个太监待人还算随和,大家也都愿意跟他开开玩笑什么的,现在看他说的郑重,也都收起了嬉笑的神情,据说这差事办好了就可以拿到很多奖励,他们没必要跟奖励过不去。
在船上吃过了午饭,船队也已经靠近了台湾,岛上本来就有些人,看着这上面挂了龙旗的明朝船队,大家一传十十传百,很快地,那不大的海岸就挤满了人,看向郑和他们的眼神充满了敌意,没办法,他们是被遗弃的人,看到明朝的船队还以为是来抓他们归案的。
郑和他们的船队到了码头,就生了一件不大不小的事情,起因是郑和的船队里有人和对面的某人有仇,于是对面的那位就对旁边的人说郑和他们是来抓他们回去的,再于是就是岛上的民众不准郑和他们上岸。
“各位,我们不是来和你们谈论这些的,也不是想要把你们抓回去,而是,皇上已经下旨,开放了通商,出海禁令已经废除了,所以大家不要担心把你们抓回去这个事情了。”最后郑和不得不大声地说话,不过他的嗓子又尖又细,倒是很适合干这个,大家都听得清楚,虽然不好听。
他的话一出口,大家都安静下来了,站在郑和身后的人安静下来是因为他的声音太难听,大家都捂耳朵闭嘴了,那边的人安静下来了是因为他们听见了皇上废除海禁的命令。
“什么?”难道允许出海了吗?“大家脑海里都有这样一个疑问,他们都是靠海为生的人,当初朱元璋禁海,他们没有田地,实在是迫不得已了才逃难到这个已经被朱元璋放弃了的台湾岛上面来的。但是心理面谁又会想背叛自己的祖国呢?所以他们很矛盾,留在这里吧,好像不是那么一回事,但是回去的话,那也会受到惩罚。现在听到皇上把禁海的命令给解除了,也就是说,他们已经不算是罪人了,可以随时回去的。
郑和一看他们的表情就知道他们动摇了,于是,他说:”乡亲们,先让我们上岸去吧。“
出乎意料的是,他的话居然没有人理,过了好一会儿,一个年纪有些大的人才走到他们前面不远的地方来,说:”这位大人,不知道你刚才说的话有没有证据?“他估计在这些人里面还有些声望吧。
郑和说:”证据?当然是有的,你们看。“说着,他从怀里面掏出一个黄色的书轴来,不用看,那个就是圣旨了。他说:”皇上的圣旨在此,难道还会有假吗?“
圣旨当然是作不得假的,不然那就是诛九族的大罪。见郑和拿出了这么有分量的证据来,他们也就信了七八分,最后那个人说道:”好吧,就信你们一回,先上岸吧。“
一个年轻人说:”不能让他们上来,谁知道那圣旨是真的还是假的呢?万一他们这群人就是海盗,随便伪造一份圣旨出来就要上岸,哪里有那么便宜的事情。“
郑和说:”要不这样,我把圣旨丢上去你们先看看真假?“说着他就做出要抛圣旨的动作。圣旨是什么?哪里是能让他们抛来抛去?那老者赶紧说:”我相信就是了,你们先上岸吧。“
那年轻人说:”哼哼,就知道装腔作势,量你也不敢真丢过来。“
老者瞪了他一样,对郑和说:”好了,你们先上岸吧。“
说着,他就把周围的人全部喊开了,给他们留出一点空隙来。
郑和见终于能上岸了,赶紧指挥大家道:”好了好了,大家先上岸去。“说着,自己这艘船率先往前面开去。他们这种船其实和那种打渔的船差不多大,只不过因为要用蒸汽机来驱动,所以后面专门有一个船舱用来装煤,看起来比较怪异。缓缓地驶过浅滩,郑和率先跳下船来,接触到土地的那一刻,他心里面有一句话说:”终于来到6地上了,脚踏实地的感觉真好。“
他直接向那个老者走去,看得出来,他说话是最有分量的,他把圣旨放到老者手上,说:”看得出来,你说话应该还有些分量,那么,就由你来看看这份圣旨到底是真是假。我想,你不会出海久了,连圣旨都看不出来了吧。“
老者接过圣旨,入手细滑,质地柔软,是用上等绸缎做的,这一点是不用质疑了,还没有打开圣旨,他心里又信了一分。郑和说:”洪武三十一年先皇驾崩,长孙继位,继位之初便废除了禁令,只不过因为和朱棣大战的缘故,所以一直到了现在才派了我们来宣旨,就是要让你们明白,朝廷是不会忘记你们的。“
一席话说的声情并茂,只不过却没有多少人在意,那老者打开圣旨,把上面的一点一滴全部仔仔细细地看过了一遍,然后对郑和说:”什么?皇上驾崩了?“感情他们还以为现在朱元璋还在位呢,没办法,没有人去大6,也没有人过来,所以朱允文都上位两年了他们还不知道。
郑和说:“好了,圣旨是真的吧?纠正一下,皇上在洪武三十一年七月继位,改元龙翔。”
老者说:“哦?大人能不能和我等仔细介绍一下大6上面现在的变化呢?”他看过圣旨是真的,对郑和的称呼都变了,现在郑和成了大人。
郑和笑着说:“我非常乐意,先不说其他的,就先来说说我们乘坐的这些船吧,反正以后你们应该有机会用的。”
老人点头说:“我看到了,他们的造型很奇怪,没有帆,也没有看到水手划船,它们到底有什么奇特之处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