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商――作者:守渔
第一节湄洲屿
“台州黄岩县松门山弟子周颖思,讨海为业。
前岁贩货倭国,海上忽遇风浪,几有船沉人亡之忧。
端赖通贤灵女庇佑,红光护持,方得平安归航。
弟子酬谢神恩,请建戏台、梳妆楼,以娱灵女。”
在香烟袅袅中,青年男子低声祝祷完毕,转过身来点燃万响鞭炮。
震耳欲聋的爆竹声中,福建路兴化军莆田县湄洲屿上“通贤灵女庙”
的前殿恩波殿与梳妆楼正式宣告落成。
这通贤灵女,本名林默娘,即是今日沿海诸省,乃至于南洋海外备受崇敬的“妈祖”
。
妈祖在元世祖至元十八年被封为“护国明着天妃”
,等到清康熙廿三年更被晋封为“护国庇民妙灵昭应仁慈天后”
。
不过此时,祂还只是闽浙沿海讨海人口中的“神仙女”
、“龙女”
,莆田人则尊称为“通贤灵女”
。
虽然未曾受朝廷册封,却时常显灵。
每当舟船遇风海潮汹涌时,舟船上的人祈求默娘保佑,如在桅樯上或风浪中出现“妈祖火”
的红光,就表示祂已在暗中护佑,舟船即可安然脱险。
自石越守杭大兴市舶以后,两浙路变成为大宋朝海外贸易的重点地区,华夷客商云集杭州。
以地利之便,此时大宋海商,自然也以两浙路居多。
此间纵有像唐家这样的豪商,自拥船队,有舟数十。
不过,更多的是,拼着身家造上一两条船,以求谋食海外的中小海商。
此番鸠资修建恩波殿与梳妆楼的周颖思,正是去年在东海之上,托通贤灵女庇佑而幸免海难的两浙路小海商。
家中不过有船两条,专走日本航线,带上些绢帛、棉布、蔗糖、瓷器、荔枝、茶叶,乃至转手南洋所产的香药,到日本交换黄金、硫磺、刀剑、纸扇等,再回到中国转售图利。
其所经营蕃货之中,以倭刀最为名贵,享有“宝刀”
称誉,连大文豪欧阳修都曾写过《日本刀歌》称赞。
平素若以太刀相质,每把可赁六、七百匹绢。
在这样的情形下,倭刀自然成为抢手商品。
只是市舶务对兵器管制较严,而倭刀成本又高。
周颖思家的船,每趟出海回来能带个十来把,就算是多的了。
周颖思真正主要经营的货物是硫磺。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将出现无法翻页或章节内容丢失等现象。
相邻推荐:冥法仙门 只手遮天 殡葬学的那些诡异事 帝国远征 洪荒圣主 倾世狂妃:废材四小姐 外星牧场 神之血裔 亡灵祷文 吞天 天鹏纵横 天脉至尊 终极教师 水浒仙途 甜心小公主PK十大美男 花千骨 鬼喘气 鬼谷尸经 时空妖灵 星舞九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