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汽车帝国 > 第十章 1月15日

第十章 1月15日

笔趣阁 www.cqzfgjj.com,最快更新汽车帝国 !

    对萧太一来说,1984年1月15日这一天,是他绝对不愿意看到的一天。

    前世的中国,自此以来,汽车行业就为外国资本打开了门户。同时对进入中国的汽车业外国资本给予了相当优厚的政策,如税收政策、金融政策、行政命令。如有些外国资本,自进入中国后,自已赚得盆满钵满,但却从来未缴纳过任何税收,而自己仅提供了一部分对西方国家来说已过时的汽车技术,地皮是免费给的,厂房建设、设备购置款,那是政府以相当于无息的贷款提供的,市场不好怎么办,没关系,政府以行政命令的形式予以销售。

    而对国内民间资本却一直采取歧视政策,不予许国内民间资本进入汽车行业,尤其是整车制造行来。这种政策的限制直到1997年才勉强解禁。但这时已经晚了,市场上国外品牌的认知度、占有度已基本处于垄断地位。

    而被政府给予厚望的那批与外国品牌合资的国企、央企们,却让上至中央高层、下至平头百姓深深失望。

    中国引进外资,本来的目的是以市场换取技术,再通过技术的引进、消化、吸收、创新,形成自己的技术体系,创建自己的技术品牌,形成自己的市场。

    但国企自身固有的弊端及劣根性,在垄断效应下,这些国企、央企一个二个被养的不知进取,技术没学到,品牌也没有,倒是集中全力去协助外国品牌维护垄断地位,避免民间资本的进入及外国低价、高性能车辆的进口。同样品牌、低性能的车辆,国内价格却是国外价格的两到三倍,整个中国大陆的的老百姓被盘剥的很惨,而这些国企、央企就完全成了垄断体系上的蛀虫。

    这对萧太一来说,绝对是无法忍受的。也许上天安排他重生回到刚开始改革开放的80年代,就是要让他改变这种未来。

    对中国的汽车行业来说,当时让中央领导最揪心之事,就是没有自己的技术积累。这对萧太一来说,却根本不是问题。但对萧太一来说,最大的障碍却是体制问题。

    对当时的中国大陆来说,思想禁锢与体制束缚是普遍存在与根深蒂固的。虽然当时也提出了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也提出了解放思想,实事求是,进行体制改革,解放生产力,但私有产权仍然是一个思想、理论、政策上的禁地,尤其是在国家划定的关系国计民生、国家安全的领域,那更是不可碰的红线。而汽车行业就是被定为关系国计民生、国家安全的领域。

    因此,对萧太一来说,即使他有了技术、也有资金,但想突破这种体制的障碍,获得整车生产经营许可,至少在80年代的中国来说,是一个难愈登天的事。

    晚七点整,萧太一早早的坐到了客厅的电视机前。这让萧父、萧母相当惊奇。要知他们这儿子,简直就是一个技术狂,除了技术的东西外,其他东西是向来不关心的,更不用说看中央一套整七点新闻了。

    说起来,这中央一套整七点新闻也算是奇葩了。自从重新开播以来,其他内容、形式就没变过,经典的三段式:第一段,国家领导人接见外宾、开会、视察,很忙,人民很幸福;第二段,国外多灾多难,老外生活在水深火热中,需要中国人民去拯救;第三段,国内体育项目取得了多少重大成绩,并插播一些外国体育新闻。

    对大部分的人来说,看得那是云里雾里,但对政治敏感的人来说,这些新闻的每个镜头其实都是在传递着某个政治动态,比如今晚的某个新闻镜头,它就向全中国、全世界传递着这么两个信息:中国的汽车市场向全世界所有的国家开放,中国政府将遵守西方国家普遍适用的公司法律以保护进入中国的投资者的产权安全。

    在经过简短的两个开篇新闻后,萧太一担心的事件终于还是如原有历史那样发生了。

    果然,历史很难因一个人而改变。他这只小小的蝴蝶还是无法改变这种涛涛历史大潮。

    萧太一微微叹气。

    真是时不待人啊。

    画面上,北京汽车总厂与美国汽车的代表双双在那份精美的协议上签下了自己的大名,在一阵掌声中,机工部部长任军民拿起一把大大的剪刀,轻轻一剪,两朵大红花从中而开。

    北京吉普汽车有限公司终于正式在全世界的面前亮相了。自此中国的汽车市场终于算是正式向世界敞开了大门。

    “我说,老萧,这公司是个什么样的东西?你说这北京吉普汽车有限公司还算不算国有企业?”听完新闻中对北京吉普汽车有限公司的介绍,萧母余燕可是昏了。不懂就问,在萧母的眼中,萧父简直就是一个移动百科书。

    在这个新闻还未播完的时,萧山就陷入了沉思。

    自76年拨乱反正后,新的领导人把所有的精力都几乎放到了恢复生产、发展经济、解决几亿人吃饭的问题上。

    随着农村家庭承包经营责任制的推广,中国几亿人的吃饭问题基本解决。但在城市,在以公有制为基础的国有企业中,随着生产的逐步恢复、经济的逐步发展,其锢有弊端就愈发的明显了。

    自79年以来,中央就着手开始解决经济体制、尤其是国有企业经济体制的问题。79年国有企业扩大自主经营权、82年工业经济责任制,84年开始试点的利改税政策,这都是中央的国有企业改制方面的试点。

    但显然,所有的步子、试点都没今天这个新闻对人的冲击之大。

    以前所有的改制、试点其实都是在一个基本框图架范围内的:公有制。而北京吉普汽车有限公司的成立,尤其是在政府大力宣传的情况下(虽然不是头条新闻,但放在第三条,这种安排是有深意的,这样既不显得特别突出,但又显得相当重要,引起大多数的注意),标志着私有产权重新回到中国,在中国大陆开始生根。

    要知自56年社会主义改造完成后,中国就不再有私有产权存在的土壤,有的是两种经济形式:全民所有制与集体所有制。说是有两种经济形式,其实实质就一种,公私制。

    但显然,中央已开始准备打破这种所有制的束缚了。

    “公司嘛?”听得自家老婆问话,萧山因在心头琢磨着这个新闻所反映出来的政治动向问题,一时没反应过来。

    “在想什么?你们这些男人我真服了你们,看一个新闻都要想三想。”见自家老公有点心不在焉,萧母可有点不愿意了。

    “看你那个猴性子,你看牛牛都比你沉得住气。”知道自家老婆的性子,但萧山还是忍不住跟自家老婆开了个小玩笑。

    “切,什么沉得住气,就一二十五岁的小老头,完全毫不朝气。”萧母啐了一旁的萧太一一口,“别转移话题,知道你肚里货多,赶快招来。”

    萧太一在一旁赶忙举手投降,不想这躺着也中招。

    “这个公司嘛,我知道的也不多。它是西方国家普遍采用的一种企业组织形式。”萧山整理整理思维,慢慢说道。

    在四十五岁至五十岁这批党的官员中,萧山算是比较开明的那种,如果非要划分派系的话,他应该算是改革派。

    特殊时期前,他已成年,而且饱经风雨。即使在那种滚滚的红色浪潮中,他也保留了自己独立的思想。那场所谓的大革命所带来巨大破坏让他更是警醒、更是反思。76年反正后,西方国家的很多事务在国内也不再是禁忌之物,那时的萧山如一块干涸的海棉一般,疯狂的吸收着国外的一切新事务、新思想。虽然抑于外部的大环境,不便表达,但已有了自己较为成熟的思想。

    “公司由股东投资成立,股东会、董事会、监事会是公司的治理机构。将资产委托给职业经理人,实行所有权与经营权的分离,通过给予经理人员合适的激励政策,鼓励经理人员为股东创造价值。”萧山回慢慢复述着头脑中的记忆,“至于说合资后,北京吉普汽车有限公司还算不算国企,这还真不好说。这跟国内的经济所有制完全是两个根本不一样的东西,没法用国内的企业形式来套。”

    萧太一真是惊讶了,太惊讶了。

    说实话,他真想不到,在自己的身边,竟然有这么一个大拿。

    要知道就萧太一所知,在历史上,在这个时代的中国大陆内,除了一些大学、研究机构,知道这个公司组织形式的还真没几个,更不用说知道什么所有权与经营权分离、公司治理机构、经理人激励这样的高深理论了。但不想他这个便宜老父不但知道,而且好象还有很深的理解与研究。有这样理解的,在当时的中国所有厅级官员中,那是万不存一。

    在这个改革开放的大环境中,萧山这样的有理论、有知识、有理想、有方法的干部应该很容易就能上去。但在萧太一的记忆中,在这场改革开放的大潮中,却没有萧山的身影。

    也许,这便宜老爸在某个时点还是踏错了节奏,所以还是被时代淘汰了。不过,既然我来到了这个世界,虽然对某些细节不清楚,但中国大陆大的政治潮流还是清楚的,况且自己的事业要发展,在政治上也需要一个护航。也许我可以通过某些手段来改变这便宜老爸的政治生命。

    想到这,萧太一知道该自己出面了。